始知伶俐不如痴朱淑真诗词中的悲情世界(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始知伶俐不如痴朱淑真诗词中的悲情世界(3)

一阵挫花雨,高低飞落红。

榆钱空万叠,买不住春风!

这首诗虽然做于淑真的少女时期,但仿佛是她一生的写照:娇艳的花在一场春雨过后,便只剩下零零碎碎的几片,就算榆树飘落下的树叶再多,也留不住这春风疾行的脚步。这就好像是她后来的那一场无爱的婚姻,她就是那凋零的花,而那一缕留不住的春风便是她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另外,在这时的淑真同其他的少女一样,也会有怀春之时,会对自己的另一半有幻想,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有所期待,她在《秋日偶成》中写到:

初合双鬟学画眉,未知心事属他谁?

待将中秋抱满月,分付萧郎万首诗。

行文之间略带一丝娇羞,但又无半分矫情之处,婉转的表达出了自己那懵懂的少女心事。从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位极富才情的女子向往的是夫妻琴瑟和鸣的生活,渴求的是一位能够与她在中秋月圆之时赏月弄墨的如意郎君。[6]P58

这般欢愉的时光并不长,在淑真披上嫁衣的那一刻起,只属于她自己的“黄金时代”便结束了,她的悲情世界也就此展开了画面。

三、婚后时期

婚姻对于封建时代的女性来说,从来都是不能自主的。她们生于闺阁,长于闺阁,对自己未来的夫君,她们多是以书中之人为原型,去想象自己的夫君该是个什么样,去憧憬婚后的生活。不过,这些只是她们的幻想,几乎没有一个女子可以在包办婚姻的情况下,找到真正的幸福,朱淑真也是这些不幸女子中的一个。魏仲恭的序中说“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1]P1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向来是封建婚姻的唯一依据,作为女子无权反对,淑真亦无法反抗。

淑真在未见夫君之前,可能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她的夫君可能会是她所憧憬、想象的那样。但是残酷的现实却告诉她,想象永远只可能是想象。她与她的夫君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一样,没有共同语言。朱淑真的才情并未被夫家接受,她的夫君也不懂得欣赏淑真的诗作,他们本是夫妻,应该是这世界上最为亲密的人,但是他们连朋友都算不上。有学者曾认为淑真与她的夫君原本是有感情的,但是由于夫家要纳妾,而使两人之间有了矛盾,直至淑真被抛弃。个人以为这样的情况可能性并不大,试想若是两人曾经相爱,对于朱淑真这样一个情感充沛、文采斐然的诗人来说,她会没有只言片语的描写?答案很显然:不会。但是,纵观今天她所留下的作品,很难找到描写她与夫君两情相悦的诗句,《断肠集》中更多的是抑郁、幽怨之作,足以可见淑真并没有经历这样一种感情的起伏,而是从一开始她的婚姻就是不幸的,她与她丈夫的生活也是貌合神离的。在她随丈夫外出做官时,她的悲苦之情显得尤为明显:

帆高风顺疾如飞,天阔波平远又低。

山色水光随地改,共谁裁剪入新诗?

对景如何可遣怀,与谁江上共诗裁?

日长景好题难尽,每自临风愧乏才。

这两首诗都出自淑真的《舟行即事》,从这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淑真随夫出外做官,远离久居的家乡,本就愁绪满腔,唯有借诗抒情,她希望她的丈夫可以懂她,可以与她共和,但是她的丈夫没有那样的才情与感触,淑真只能一人独自伤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愁肠满腹,期期艾艾。除了愁绪,诗中流露更多的是淑真对丈夫的怨言:为何她的丈夫会是这样一种俗人、蠢人,连只言片语都无法吟诵,徒留她一人满腹惆怅,满心悲凉。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