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解读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解读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俄国变革时期的女性,她有着她自身独特的魅力:她渴望爱情,却生活在无爱的家庭之中;她追求自由,却选择了有无限绳索的封建婚姻;她为爱疯狂,却无法脱离宗教和阶级的禁锢……在那样一个社会中,她挣扎着、痛苦着、迷惘着,最后走向了死亡。安娜的悲剧一方面是社会悲剧,当时的历史时期,决定了安娜不可能拥有她所希冀的完美爱情;另一方面是个人命运悲剧,安娜是一个敢于追求的人,在那样的一个社会中她纯真的甚至忘记了变通,她的这种性格特点也决定了她爱情悲剧。57041

毕业论文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爱情;悲剧

Abstract:As a women during reform period of Russia, Anna Karenina has her own unique charm: she longed for love, but being living in a loveless family; she pursued freedom, but chose the feudal marriage with unlimited rope; she crazed for love, but could not escape the imprisonment of religious and class ... In that society, she struggled, being pain and perplexed, and finally walked to death.On the one hand is a social tragedy, in that historical period, Anna cannot have her perfect love she hopes; on the other hand is a tragedy of fate, Anna is a brave person, she is so innocence that forgets modifications, her character decided her love tragedy. 

.

Key words: Anna Karenina; love; tragedy

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界末20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他被誉为俄国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其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比方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其从小受到的是典型的贵族式家庭教育,他关注平民的生活 ,在作品中也都流露出对平民的同情,他同情农民阶级,憎恶农奴制度,觉得土地应该归还农民。但是现实却事与愿违,于是他选择了逃离,在哲学与艺术中逃避现实,但是却又感到失望。相对于其他的贵族阶级,托尔斯泰可谓是贵族中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开始动笔,原来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写成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转移,主要是写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败坏,贵族地主在资产阶级进逼下趋于没落以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托尔斯泰这时候正处于思想斗争的关键,他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像小说中的列文一样,这是个在探究、在探索的作家,这种探索主要体现在他对社会制度的思考上。

1861年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当然对俄国后来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1877年,《安娜·卡列尼娜》创作时,俄国的农奴制已经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沙俄的统治依然制约着社会的进步。

首先,在思想方面,当时的俄国虽然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但是,思想还是非常陈旧的。特别是在贵族阶级有了明显的分化,有些贵族阶级成为了彻头彻尾的保守派,比方说卡列宁,他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都遵守着农奴制改革前的举措,甚至是贵族阶级举办的沙龙上,大家也都是进行伪善的交谈,攀比的都是毫无价值的家庭与势力。其实对于某些贵族阶级思想的贫瘠,安娜是感到痛苦的,她甚至不愿意参加贵族阶级的任何活动,也不想作为卡列宁的附属品出现在公共场合。而贵族阶级的另一部分则分化为进步分子,但是这种进步分子却是迷惘的和找不到出路的,以列文为代表,他们希望能有所作为,可是贵族阶级的禁锢与封闭又让他们无所适从,但是不可否认的,进步的贵族分子虽然在到处碰壁,但是他们没有探索和寻求。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