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游记》中的比喻句(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浅析《西游记》中的比喻句(2)

(二)隐喻(暗喻)。隐喻是暗里打比方。特点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彼此的关系相合,常用“是、为、变成”等一类的词作喻词连接比喻体,语气更坚定,产生的效果更加明显,隐喻的结构通常四个要素齐备。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比喻关系与明喻相比并不明显,主要是因为喻词不同于明喻有“像、如”一类的喻词那般一目鲜明,但比起明喻,本体和喻体的关系更为紧密,事物也能得到更形象的描述。如第四十八回中描绘雪时候的语句“真个是六出花,片片飞琼;千林树,株株带玉。须臾积粉,顷刻成盐。”这句话并没有点名比喻关系,但雪白茫茫一片,似粉末似积盐,更有“成”作为喻词连接。又如第七十五回中的“搀着你这和尚天灵盖,一削就是两个瓢。”将天灵盖比喻成瓢,喻词为“是”。不论是白雪皑皑还是天灵盖的形状,这些与喻体有着明显某些相类似之处,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表现之处反而让我们更加有立体感。隐喻的喻词都有判断性质(如是、为等),使前后两项关系更密切。

(三)借喻。“这是舍去了本体、喻词和相似点只剩下喻体的比喻句式。借喻含蓄,耐人寻。”如第二十三回中“那人绰彩袖,春笋纤长,擎玉盏。”这句话的本体是“女子的手指”,原句并没有点出,也没有喻词,只用春笋进行比喻,更突出了女子的手修长,进而让人联想此女子姿态撩人,美丽绝伦。又如第五十六回中孙悟空打死强盗时所说的话“是老孙一棍子打出豆腐来了。”这句话的本体是“脑浆”,孙悟空这句话中没有直接讲打出脑浆,而是说打出豆腐,用豆腐比喻脑浆,形象地描写出山贼惨死在孙悟空棍下,另一方面更衬托了孙悟空的厉害。

(四)博喻。博喻是通过多种喻体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连续反复的来说明一个本体,它令人印象深刻之处就在于它的连续反复的进行比喻强调。这样它就有一个加强语气的强调效果,效果表现的更为鲜明。通过从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能够更加详细的阐明这个事物,也让读者虽不见实物,却看到这个事物更加内在的一面。如第三回中“原来这猴似人相,不入人名;似裸虫,不居国界;似走兽,不伏麒麟管;似飞禽,不受凤凰辖。”唯一的本体是猴,通过“人相、裸虫、走兽、飞禽”多个喻体来修饰它,是较为典型的博喻事例。又如第二十七回中“看果有一个石匣,却象人家槽房里的猪槽,又似人间一口石棺材之样,量量足有六尺长短。”这句话通过两个喻体“猪槽”和“石棺材”来描绘这个石匣,有明显的喻词“象”和“似”,通过两个喻体来表现出唐僧被妖怪所藏之地环境差与压抑不舒服的的心情。第三十回中白龙马与绑走唐僧的妖怪战斗时是这样描述的“一个好似白牙老象走人间,一个就如金爪狸猫飞下界。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这是通过四个比喻,有对比性的来形容两个人物,一个是白龙马,一个是绑走唐僧的妖怪,两个人物形象通过这样的比喻有着鲜明的差别,色彩形状都给人以冲击性,展现战况的激烈,并且与后文白龙马与猪八戒对话时,与猪八戒力图解散取经队伍成对比,体现白龙马的高大与猪八戒的懦弱胆小。第八十五回“大王却在半空中伸下拿云手去捉唐僧,就如探囊取物,就如鱼水盆内捻苍蝇”,通过两个喻体“探囊取物、鱼水盆内捻苍蝇”这些都是形容事情极其容易办到,捉拿唐僧就如同探囊取物,如此比喻尽显唐僧无能,毫无抵抗之力,反衬徒弟四人保护唐僧之路的艰辛。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