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毛作品中的流浪艺术(2)
时间:2020-11-07 10:1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三毛说,她的世界,只有那幢旧式的房子、父亲、母亲以及放学时归来的姐弟,而那些人,她只是在远处望着,是绝不主动去接触的。向街的大门,也是没有意义的,对她,街上没有可走的路……出门都会使她害怕,街上的人更是她最怕的东西……后来,她便不出门了。”[1](P80) 但久居家中的三毛并没有因此安静下来。初二时的经历所造成的伤痛、与外界社会无联系的孤独无助感,让年少的三毛精疲力竭,疲惫不堪。她固执与敏感的心绪使她总是处于精神的斗争中,不知如何身处外界的现实。所以每次精神无法战胜现实的恐惧时,她便执着于死的解脱。死亡,对于年幼的她早已不是可怕的事物,而是一种可以脱离苦海的手段了。 这种对死亡的无惧甚至是向往的心态在另一篇文章《极乐鸟》中也得到了验证。这篇文章文笔带着悲凉与凄茫,其中的人物S应是三毛的老师顾福生,而S的自杀更增添了文章奇诡的色彩。“我真的不知晓下一次有这念头(即死的念头)的会是你还是我。”[1](P131)这句话正是道出了三毛的心声,即她对现实生命的不满,对理想生命的追寻。 “总有一天,总有一天我会消失的,消失的无影无踪。活着的不再是我,我已不复存在了,我会消失……”[1](P74)在无限的自卑和孤寂中,幼小而又敏感憔悴的三毛,发疯了似的,认为她终究逃不过人生的虚无,最终无法忍受这个世界。有一夜,台风呼啸,13岁的她手执尖刀,割腕自杀。所幸被人及时察觉,三毛也并无大碍,但手臂上缝了的28针伤疤,便成为少年三毛无助自闭的褪不去的印记。7年的自闭,三毛在心中的世界里只留下了自己,无尽的孤独感使她对自我观念有了很大的强化。这七年,唯一的惊喜便是得到了文学的滋养。“于象牙塔中阅读书籍,确实是急不得的,一旦机缘和努力到了某种程度,这座围住人的塔,顺其自然得会倒塌的,而‘真理’,就那么明明白白,简简单单地向人显现了。”[1](P56)文学使她脆弱的心灵增加了几分幻想与诗意。这个时候,她对生命是无意识的,没有任何目标与追求的,她的生命存在形态仅限于读书。其中,《红楼梦》给了三毛很大的影响。昔时三毛读到《红楼梦》的第一百二十回:贾政乘船到毗陵驿,抬头忽见河边上宝玉,剃了度,赤着双脚向他走来,见着贾政,便倒下身子来拜。宝玉撒手尘世的爱恨情仇,告别父亲,吟歌而去。这个经典的画面曾使年幼的三毛看得如痴如醉,似乎有悟得些许道理,她“呆在那儿,忘了身在何处,心里的滋,已不是流泪和感动所能形容,痴痴地坐着、痴痴地听着”。[1](P56)从此,三毛便痴爱着《红楼梦》,从来没有放弃这本书。她也经常向读者吐露,《红楼梦》这本书她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是她会研究一辈子的书,甚至于要求她朋友亲人在她死后也烧给她一套,让她泉下心安。《红楼梦》这本书真真切切是三毛文学艺术上的导师,更启示了其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思虑。纵观三毛一生的作品,其中包含的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正是从《红楼梦》中体悟而来,并牢牢印刻在其思想中,成为三毛作品本身的哲学框架。而《红楼梦》中“好了便是了了,了了便是好了”的生命价值观更是成为了三毛作品哲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在这种悲观的思想环境中,三毛的少年时代过去了一大半。正是因为这些思想,让三毛无法在周围的环境中继续生活下去,想要寻求自己身体的解脱,更想要寻求精神的解脱,而她的选择便是流浪,在流浪中寻求安慰。七年这种孤单寂寞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生涯已然对于三毛往后的性情与气质的构成,形成了无法磨灭的负面影响。这种独特的心态也同样造就了她文章独特的艺术呈现。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