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公信力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公信力研究(2)


一、媒体公信力
公信力一词源于英文词Accountability,意指对某一事物进行解释或对自己的言行作出说明,并承担责任。公信力从字面上来看:公表示公众、公民,信表示信赖、相信,力表示力量、能力,公信力就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其核心在于信,而这种信赖的施力方就是公众。
(一)媒体公信力的界定
传播学界认为公信力是作用于媒介与受众之间的一种关系,1999年黄晓芳在《公信力与媒介的权威性》一文中将公信力定义为“媒介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在社会中有广泛的权威性和信誉度,在受众中有深远影响的媒介自身魅力” 。
从媒体与受众之间关系的角度:“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受众信任的能力,反映了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 。媒体公信力表明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是媒体的软实力,在传递信息中,媒体越客观公正,其媒体公信力越高,能吸引更广泛的受众群,扩大市场空间,其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二)当前我国传统媒体公信力的现状
2012年7月底至8月初,《小康》杂志以“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专题对中国媒体的公信力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受访者心目中公信力最强”媒体类型中,电视媒体公信力最高,占总比49.0%,报纸为44.9%,网络媒体为34.3%,微博为27.5%。 2013年8月,《小康》再次发布“媒体公信力”调查结果,电视媒体公信力占总比44.8%,网络为42.2%,排在第二,报纸为33.6%,微博28.4%。 当前形势下,新媒体公信力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得到越来越多的公众信赖。随着新媒体公信力的提升,传统媒体公信力相对下降,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
第一,传媒市场竞争压力下,片面追求发行量和收视率,大量滋生黄色新闻、虚假新闻及虚假广告,侵蚀媒体的权威性。传统媒体过于追求经济利益,发布色情、暴力、犯罪新闻和虚假新闻来吸引公众眼球,或者发表虚假广告以获得广告收入,传播大量低价值信息,使媒体的主流权威地位受到威胁。
第二,媒体从业者为自身谋取不正当利益,导致新闻寻租现象泛滥,危害新闻的真实和客观公正。记者、编辑利用自身的新闻报道权向个人或组织要求金钱报偿,对掌握的信息有偿报道或有偿不报,严重危害了新闻的真实客观性,对传统媒体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公信力的冲击
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上,集合了报纸的深度、广播的广度和电视的速度等特点,集视听说于一体,具有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媒体单一使用时的不足。新媒体强势闯入受众市场,分散公众对传统媒体的依赖,对传统媒体公信力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