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唱腔艺术初探(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豫剧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唱腔艺术初探(2)


1922年,马金凤出生在山东曹县崔庄,小名金妮儿,父亲崔合利是个以演唱河北梆子为生的著名须生演员。优尔岁时便跟随父亲学起了河北梆子。令人欣慰的是在马金凤七岁时,与父亲合演的《刘二姐赶会》《三义记》获得了满堂彩,“七岁红” [2]的赞誉由此得来。
1930年,马金凤来到了祥符调的形成地—开封,得到当时的河南梆子(豫剧)名伶马双枝 夫妇的赏识,并收马金凤为徒。从此马金凤正式开始学习豫剧并与其结下不解之缘。1933年,马金凤在开封卢殿元戏班,拜了老艺人管玉田为师,学习了豫东调的【二八板】唱腔和吐字咬字之法。在满是盐碱地的开封兰考,马金凤练就了她事业的“金嗓子”,后来这段练嗓经历被人称为“旱地里唱出的金嗓子,沙窝里飞出的金凤凰”。[3]有了嗓子的马金凤在1939年转入密县太乙新班,跟随燕长庚、翟彦身学习了豫西调唱法。并且掌握了“泪功”和“鼻音”的运用技巧。这些早期的学戏经历,对以后创立马(金凤)派唱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马金凤就四处演出她的代表剧目《老征东》鼓舞士气,且拒绝给日本人表演,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气节。1941年,马金凤在中原地区奔波演出,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1950年,马金凤在界首成立了中原豫剧团。在演出中她将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等调的唱腔完美的糅合在了一起。又与著名剧作家宋词一起合作,将传统剧目《老征东》更名为《穆桂英挂帅》,改编的剧本突出了巾帼女英雄穆桂英的形象,为整个剧目増彩不少。
(二)马金凤唱腔艺术的中期阶段(1950-1966)
建国后,马金凤迎来了她艺术发展的高峰期。1953年,马金凤带着经过改编的《穆桂英挂帅》第一次进上海演出,得到京剧大师梅兰芳 的高度赞赏,且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收马金凤为徒,以凤冠为信物。经过大师指点后的马金凤,在《穆桂英挂帅》中加入了武生、水袖、眼神、服饰等的表演,打破了规定的行当程式,带给观众一场绝美的视觉、视听盛宴。梅大师还亲自教授适合马金凤脸型的妆容,对以后豫剧化妆的发展有很大作用。1956年,中央在郑州召开工作会议时,和国家领导人也观看了此剧目,陈毅同志亲切的接见了她。也就在这一年,马金凤所演绎的这个新的穆桂英形象,被定性为一个新的戏曲行当“帅旦”。为豫剧增添了一个新的行当。
1957年,马金凤凭借《穆桂英挂帅》在“河南省第一届戏曲汇演”中获得演员一等奖。1958年,和重要领导人在郑州观看了此剧。后来《穆桂英挂帅》又被拍成了戏曲电影,那脍炙人口的唱段,被人们广为传唱。初识成功的马金凤并没有因此止步,而是快速的对《花打朝》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962年,著名剧作家何凌云 对此剧进行了整理,去除了其中不健康的东西。1963年,由马金凤饰演的程七奶奶首次进京演出,马金凤把这个泼优尔直爽的程七奶奶表现得淋漓尽致,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
(三)马金凤唱腔艺术的巅峰阶段(1976-)
十年文革,我国的戏曲文化遭到重创,粉碎四人帮后,已近花甲的马金凤重新登上了她所热爱的舞台上。带着这份热情,就像五十三岁出征的穆桂英一样,她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有时候一天跑三个地方。
1980年,在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演大会上,马金凤和其他四位姐妹被称为“豫剧五大名旦”。1982年,在对《花枪缘》进行整编的同时,马金凤扮“程七奶奶”再次进京演出。花甲之年的马金凤在舞台上的一招一式,孔武有力、青春依旧。1983年,马金凤带着她的代表作“一挂两花”,在各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巡回演出,受到人们的一致欢迎。自此马金凤的“马派”艺术正式形成。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