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2)
时间:2017-05-14 10:1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元素,将新派武侠推向了顶峰。古龙在创作中,以传统武侠为基底,在此基础上吸收西方侦探小说的叙事特色,又借鉴了电影中蒙太奇的手法,多种元素融合在一起,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古式武侠流派,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与追捧。本文主要从古龙小说的语言方面来重点挖掘和分析古式武侠小说的特色,以及古龙和金庸在语言上的差异。 一、古龙独特的语言特色 武侠小说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作品的艺术质量。长久以来,武侠小说一直被看作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其中除了本身的艺术性和思想价值不高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武侠小说的语言不够雅致。因此,50年代初,在港台新武侠小说崛起之后,武侠大师梁羽生和金庸两人就特别着重对武侠小说语言的提炼,使其日趋完善。梁羽生作为武侠大家之一,有着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其小说语言文采飞扬,诗词歌赋、民歌俗语信手拈来,富有浓郁的书卷气。金庸则学识渊博,文笔灵动流畅,富于变化,他注重描写有意境的语言环境,个性的人物语言,叙述语言有强烈的时代感、地域感。而独树一帜的古龙则更加热爱西方文艺,他经常品读海明威、杰克•伦敦、大小仲马的作品,且深受其影响,追求语言的欧化。因此,在前人的基础上,古龙融合了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和西方的侦探小说技巧,成功的另辟蹊径,开辟了另一个武侠世界。他喜用短句,简洁明朗,句法多变,再配上大量的对话,具有一种散文和诗歌的韵律情趣,清新明快。 (一)散文诗般的语言风格 古龙的武侠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他用散文诗化的语言形式与武侠小说自身的特点相结合,从而开辟了武侠小说的另一片天地,使得武侠小说不再是单纯性质上的故事的叙述,而是赋予其散文般的艺术感,实现了他宣称的“暴力元素下的优雅叙事”这一创作目的。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融合了诗的表现性与散文描写性的特点,在本质上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形式上又不想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又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它的这一特点被古龙在武侠作品中运用的淋漓尽致,成为其武侠创作最突出的语言特色。古龙的武侠小说常给读者一种飘逸灵动,跳动疏放的美感,不似传统武侠小说的严谨板正,阅读其小说好似在看散文体影片,画面感十足。古龙散文诗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是现代武侠小说里的一种突破,一种变化,也是他对现代武侠小说的一个贡献。武侠小说的体裁特征决定了其作品内容或多或少的都会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神秘的江湖,奇异的武林,显赫的世家,精湛的功夫,一切都给读者浪漫的幻想。而散文诗语言的运用,使得古龙的武侠小说更加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例如《天涯明月刀》的开篇: “天涯远不远?” “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 “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那?” “就在他的心,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 “刀就在他手!” “那是柄什麽样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彷佛是空的!”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