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淮北盐业发展对淮安经济的影响(2)
时间:2021-02-14 20:4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一、明清淮北盐业的发展 (一)明初涟水盐业的发展 盐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古人称之为“食肴之将”“国之大宝”。关于淮北盐业生产兴起的具体时间,在中国最早的区地理文献《尚书•禹贡》里有相关记载:“海岱惟青州,厥土白墳,海滨广斥,厥贡盐稀,海物维错。”分析一下《禹贡》里记述的关于当时九州的地理位置及物产,就可知道,这九州之中,除了青州,还有徐州、扬州其所包括的地域与海相关,与盐产、盐运、盐销相关。所以《两淮盐法志》的《历代淮鹾考略》根据《禹贡》的这一段记载明确地认定:“明不仅青州封内,实已括后世淮海之场,然则淮盐之原,当始于此。”不仅如此在今江苏省连云港的赣榆县境内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盐仓城遗址以及在青口盐场发现煮盐的遗迹,且都在西周时期齐国的南境,这些都有力的证明了《两淮盐法志》所述的正确性,由此可见,淮北盐业历史悠久。 而涟水大致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淮北食盐的集散中心了,梁高祖中大通元年(529)考鱼盐之利成为大富豪、时任青冀二州刺史的羊侃,“涟口置酒,有客张孺才者,醉于船中,失火延烧七十余艘,所燔金帛不可胜数,侃闻之,都不挂意,命酒不辍……”[3]卷38P345这七十余艘船,应多为盐船。由此看出,涟水最迟从这个时期开始,就已经是淮北盐的集散运销重地了。唐代淮北正式设场,元朝时期,两淮仍然是盐引数最多的盐场,朝廷设立两淮都转运使司以管理之[6]卷6P259。由此可知,明代之前,淮安在淮盐转运中早已发挥着重要作用。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视两淮盐业的发展,“太祖起初,即立盐法,置局设官,令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7]卷9P458在他还在和张士诚交战时中的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二月己巳,就设置了两淮都转运盐使司。两淮都转运盐使司长官为运使,从三品,驻扬州。明洪武初年,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创设泰州、通州、淮安3个司,淮安分司的驻地就在安东县(今涟水)。明代,淮安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其在淮盐产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代淮北与淮南的制盐方法不同,“淮南安丰诸场,盐出于煎烧”,而“淮北白驹诸场,盐出于摊晒”。淮安分司所属盐课司,原有十场,其中庙湾在山阳县,白驹、刘庄、伍祐、新兴在盐城县,板浦、莞渎、临洪在海州,徐渎浦、兴庄团在安东县,正德时将白驹场改属泰州分司,临洪则分为二场[9]卷32P131。 正统年间,“令两淮运司所属盐场,以路途便利者为上场,窎远者为下场”,淮安分司所属白驹、刘庄、伍祐、新兴为上场,“凡支盐之时,上场派尽,方以下场辏数补派,以便盐商”;正德年间,又将盐场分为上、中、下三等,淮安分司新兴、庙湾、伍祐、刘庄、白驹为中场,莞渎、临洪、板浦、徐渎为下场[9]卷34P144。刘淼据明初和嘉靖年间的数据统计显示,淮安分司亭灶、卤池的发展幅度,要比泰州、通州二分司大得多:泰州分司亭灶数由5314 面增至7483 面,增长了40.82%,卤池数由3262 口增至6522口,增加了99.94%;通州分司亭灶数由5087 面增至5105 面,增加了0.35%,卤池数由1538 口增至4894 口,增加了218.21%;而淮安分司亭灶由2292 面增至8780面,增加了283.07%,卤池数由1015口增至5811口,增加了472.51%[10]P28。另据统计,嘉靖年间泰州分司的灶户和灶丁额分别为4712户、10314丁,通州分司分别为4634 户、13014 丁,淮安分司分别为6170 户、14722 丁[10]P128,亦以淮安分司最多。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