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简·奥斯汀创作的艺术成就(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简析简·奥斯汀创作的艺术成就(2)

二、简·奥斯汀小说的反讽手段

    反讽是西方文学中最常见的修辞技巧之一。通常,反讽的定义可理解为表象和事实的对比,即表面上讲的是某件事,实质上指的是另一件相反的事。传统英国文学将反讽分为两种,一是言辞的反讽,二是戏剧的反讽。前者是表达方式上的,作者由此让读者对他的陈述作意义上较为消极的,有别于表面意思的理解;后者则利用戏剧观众与剧中人物的“信息差”构成。观众对剧中某个情节、事件或事实真相已知晓,而剧中人物尚蒙在鼓里,此时他们的言行在观众眼里就显得荒谬,具有讽刺意味。言辞的反讽在英国文学史上有悠久的历史,善用言辞反讽的作家也大有人在,而奥斯汀正是这样一位反讽运用高手。

在奥斯汀的最为有名的代表作品《傲慢与偏见》中,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奥斯汀均频繁运用的反讽手段去刻画人物个性。例如,对于主角伊丽莎白,奥斯汀在她身上花了大量的反讽描写手段,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聪明敏捷、活泼坦率、具有主见,但又会偏听偏信以至于差点葬送自己美好姻缘的可爱人物形象。伊丽莎白算是奥斯汀笔下的可爱人物,聪明富有幽默感,爱笑话别人也爱自嘲,但又是那个愚昧的大环境下一个具有“理性”的人。但奥斯汀在笔下仍常常利用反讽嘲弄她一番。尽管伊丽莎白个性独立,不遵循社会传统婚恋观念,并且拒绝了柯林斯牧师的求爱。但她也不能脱离世俗,最后还是去了舞会,从而认识了达西,并由此扯出一连串傲慢与偏见交织的误会。对于她坎坷的爱情,即使她声称人性的见异思迁,我们不能仅仅从一个人表面上的一点点长处就去信任他,可结果是,她还是在完全不了解对方内在的情况下,她只凭着韦翰的外貌和风度,就对他一见钟情了,结果却是被狠狠的欺骗。她的舅妈曾提醒过她;她的朋友们也劝说她别这么傻,可是她仍然迷失了自己,最后不仅拒绝了真心对她的达西,由于深陷入自己的偏见之中,还指责达西,文献综述十分的荒谬可笑。正是通过反讽的手段,嘲笑了伊丽莎白的偏见,才塑造出她栩栩如生的个性和形象。再如,对于配角班纳特太太,在全书的开篇奥斯汀就不遗余力地展开了反讽。在小说第一章,班纳特太太和班纳特先生对于彬格莱先生租用尼日斐花园的事的经典对话:“凡是有钱的单身汉,都想要娶一位太太,这已然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1]。而她所说的“举世公认”,很明显她的丈夫是不承认的。其实,这不过是班纳特太太自己的结论罢了。她不停的说着彬格莱先生到来的消息,鼓动班纳特先生去造访他们,在心里打算着希望把自己的女儿们都嫁给有钱人。所以,实际情形恰恰相反,恐怕是班纳特太太口中的“举世公认的真理”应该改成“凡是没钱的女孩,总想嫁个有钱人”才对。班纳特先生对太太的喋喋不休不厌其烦,还对她说:“我就不去啦。你带着女儿们去就得啦,要么你索性打发了她们自己去,那样也许会更好些,因为你跟女儿们比起来,哪一个的美貌都比不过你,要是你去了,彬格莱先生倒可能挑中你呢。”可是班纳特夫人竟完全不明白这是讽刺,反而认为先生是在赞美她。在后文,班纳特太太的表现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莉迪亚与韦翰私奔后,她担心女儿的下落,并为烦恼女儿结婚没有新嫁衣,因此而非常焦急,十分惹人发笑。这种由不协调产生的笑料带来了非常强的喜剧效果。通过这些对话,奥斯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班纳特太太的性格特征,刻画了一个智力贫乏又喜怒无常的女人形象。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