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串联战斗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
时间:2017-05-21 14:0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图1.2.5 三级串联聚能装药破甲战斗部结构示意图 破—爆式串联战斗部主要用于侵彻掩体、混凝土和砖石建筑物等硬目标,其作用原理是利用前级成型装药爆炸产生的高速金属射流在目标表面预先钻出一个深孔,然后由爆破、破片战斗部或温压弹随着开孔钻入目标内部爆炸,从而将目标摧毁。破—爆式串联战斗部在对付地下深埋目标和机场跑道等硬目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得到了各国的重视。这类串联战斗部要求前级战斗部必须穿透目标,且对目标破孔的孔径应尽可能大,对穿孔直径和侵彻深度都有较高的要求,后级主战斗部直径应该略小于前级战斗部,以保证能够顺利地钻入目标内部实现高效毁伤。在1976年的埃及战争中,以色列将法国的STA-200型爆破炸弹改装成100 反跑道炸弹,攻击埃及空军机场,使埃及机场的飞机损失严重,埃及空军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这次战争引起了世界各国将串联战斗部应用于反跑道的重视。反跑道串联战斗部结构见图1.2.6。 图1.2.6 反机场跑道示意图 穿—破式串联战斗部和破—破式串联战斗部的装药结构基本相同,不同的是穿—破式串联战斗部的前置装药采用低密度射流或爆炸成型弹丸,使反应装甲只穿不爆。德国的铁拳3-T通过在探头上加装前置低密度罩材破甲弹来实现对目标穿—破。Insys公司则采用双材质药型罩,该药型罩顶部由一半聚四氟乙烯(PTEE)和一半铜组成,两种材料在起爆后最终分开为两个射流,密度较低的四氟乙烯射流在前面撞击爆炸反应装甲,穿入而不爆炸,留下一个洞供铜射流通过以对付主装甲。 在实战中,反坦克导弹对付的目标几乎只有30%~50%是装甲车辆和坦克,而许多情况下是用于攻击地下野战工事、掩体及建筑物等目标。因而一种通过成型装药、侵彻装药与爆破/破片杀伤组合结构的多用途、多效应串联战斗部得到了青睐和快速发展。它通常是在现有串联战斗部技术基础上对战斗部结构、引信技术和制导技术加以改进和发展而形成的,既能用于摧毁重装甲,又能对轻装甲、砖石、沙包、墙壁等障碍物后的目标造成致命的毁伤效果。德国的TDW公司和瑞士RUAG公司均设计出了这种可用于对付多种目标的多功能战斗部[6] 。美国的Bootes等人提出了一种可装载于战斧巡航导弹的多用途串联战斗部,通过聚能装药、冲击波/破片杀伤等综合效应,可对付多种目标。 1.2.2 国内串联战斗部研究现状 我国在串联战斗部方面的研制起步较晚,经过科技人员的努力,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串联战斗部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完成了某型号串联装药战斗部的初级样机设计,该串联战斗部不仅静破甲和模拟破甲都能击穿带爆炸反应装甲的北约重型三层间隔靶,而且能可靠击穿不带反应装甲的北约重型三层间隔靶。 我国“红箭”9反坦克导弹的战斗部采用了破-破两级串联结构,主要由前置装药和主装药构成[7] 。主装药采用双锥形紫铜药型罩。在串联战斗部前端采用可伸缩式双节炸高棒,平时受发射筒的束缚而叠套在一起,发射后内炸高棒在弹簧力的推动下弹出并锁定。另外,在前级和后级装药之间加装非金属材料的隔爆体,进一步保护后级装药以避免受到前级装药爆炸的影响。 经过国内学者多年以来对串联聚能装药战斗部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成果如: 涂侯杰[8] 等人研究了研究了破爆型随进串联战斗部第一级装药爆炸后对第二级弹体的影响。用中低压型 锰铜计测量二级弹体上的压力变化,提出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多流体网格方法,对爆轰产物用可变指数的多方气体状态方程,得到了第一级装药爆炸后在第二级弹体上形成的超压和冲量。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