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言研究(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传播学视野下的网络流言研究(2)

网络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部分,不可缺少。然而,网络具有的匿名性、及时性、虚假性、自由性等特点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或者发表自己编辑的故事,也使得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时常失去真实性。尤其是在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人们更愿意去相信网络上流传的小道消息,并且乐于不经过证实就转发消息和评论。这样就产生了网络上的假消息———网络流言。

人们刚开始接触网络只会简单浏览新闻或者朋友间聊天,最初对于网络流言并没有概念,面对网络上的消息有时相信,有时持怀疑心态。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发表言论的自由性,在网络上随时随地发表新鲜事,有些人常常会不顾流言带来的影响而刻意散布不实消息。对此,把网络流言作为去研究的对象,以这些年发生的网络流言案件作为依据,全面认识网络流言,提出整治网络流言的举措,对于使网络信息传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网络流言的概念

2.1 流言的定义 

流言,顾名思义是广泛流传没有根据和没有证实的消息。关于流言的解释有很多种,最常为人们所引用的经典定义是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于1947年在《流言心理学》一书中下的定义:“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传播,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文中,为了阐释这个定义,他们还强调了流言传播的几个特征:“任何流言总暗含着传播一些真相的意思,即使传播者在开头都会说‘我只是听说······’也是如此”;“传播的媒介通常都是口头语言,基本属于人际传播,并且以听传的方式进行”;“流言一般是特殊的和有关时事的”,“所以流言通常是暂时引起人们兴趣的。”流言在人们生活中也是广泛存在的,小到人们之间平常交流时说的一个小谎言,大到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的消息。

流言在社会上主要以口头方式传播,一个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渠道、传播媒介等等因素,被推迟传播或者被人们无尽的猜测来填补信息,从而使得这个信息变得扭曲,失去了真实性,无法获得信息的依据,最终成为流言。流言,主要就是广泛流传。一个没有根据的信息会引起社会民众的恐慌、不安,有些人在遭受挫折受到打击时,会萌发报复社会的念头,从而编造流言,使流言广泛流传于民间,对社会引起不好的影响,所以流言的产生也有一定的心理因素。文献综述

    2.2网络流言的定义

     网络流言,就是利用网络手段,如BBS发帖、QQ聊天、Email、博客、播客等进行传播的流言。也就是传统流言依附网络这个平台传播。网络上的内容丰富多样,网民在网络上畅所欲言,是网络民意的真实反映,也是虚假信息繁殖的最佳地方。网民在网络上弄虚作假,图一时之快制造虚假信息广泛传播,这样的事例在我国网络上屡见不鲜。

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对流言的传播有了性意义,网络的便捷和自由使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只要受众轻轻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将看到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受众。网络流言的传播与传统流言传播的区别在于,网络传播不是依靠口头传播,而且网络流言相对于传统流言,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 内容更多样化。它们的相同点在于这些流言同样会引起人们的不安和恐慌,造成社会不良影响。

3、网络流言产生的原因

     3.1.传播学角度看网络流言的产生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