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发展现状研究(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发展现状研究(3)


    (一)良性的内容生产机制
在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内容的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与人力的分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由8人编制的微博运营室专门负责,这与其他一些仅有一两个人负责的媒体微博相比,从人力上已具有明显优势。在微博内容的生产过程中,《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各部门相互协作:记者在现场进行采访,并将采写的内容传回总部;微博编辑整合所有的新闻素材,将其精炼成140个字以内的文字,再添加相关的链接、图片等多媒体元素;最后由专人发布微博。
这种微博内容生产机制,使记者采集到的新闻资源经过多次加工,发布到不同终端,在节省人力、财力的同时,提高了微博的采编效率,确保了内容的质量。相对很多其他传统媒体官方微博缺少专职人员,或者是由一个小团队自主运营的情况,《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这一良性的内容生产机制是其成功的基本保障。《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自己推出的微博予以充分重视,构建良性的微博内容生产机制,值得其他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借鉴。
    (二)极具特色的板块设置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将其所发布的微博分为多个不同的板块:上午七点左右发布第一条微博即早安贴【新闻史上的今天】;零时左右以晚安贴【你好,明天】作结;还有【微评论】针对社会热点问题作出评论;发起【微投票】、【微话题】等互动板块;对于重大事件、热点话题,还会另设相关板块。
这种“【板块名】+内容”的撰写形式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一大亮点,既能将不同主题的微博内容清晰地划分开来,又非常有新意地构建了自身的特色。而其他传统媒体官方微博仍是以“标题+正文”的单一形式发布微博,不但没有构建自身特色,而且难以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传统媒体官方微博可以结合自身的微博内容需要,运用不同的编辑方式将微博内容分门别类,就像【你好,明天】、【微议录】这类能使微博内容更加明显的板块分类,让读者在阅读时可以立马抓住重点,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板块。
    (三)贴近生活的微博内容
 据张明言《框架视野下的主流媒体官方微博研究——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可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微博内容以社会、政治方面的热点问题为主,占微博总量的30.1%,这表明贴近生活的社会热点是《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所关注的重点。例如:
“近日,河北承德公交车上,一小女孩给老太太让座,结果车辆急刹,老人不慎摔倒,却要女孩赔医疗费。以后是扶还是不扶?让座还是不让?”
“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形势严峻!”
这些微博一经发出,即引发网友讨论热潮,获得万余条的转发、评论,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公众之所以关注贴近生活的社会热点,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问题依靠人们自身力量不能得到解决,因此人们关心政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准确地把握了受众的这一心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热点发布微博。贴近生活的微博内容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也是其他传统媒体官方微博选取微博内容时值得关注的重点。
    (四)合理的更新时间与频率
据笔者统计,《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的更新时间是全天候的,一般在上午8时到11时、下午14时到16时、晚上21时到23时这三个时段内微博发布比较密集。可以看出,这三个时段同时也是微博用户活跃的黄金时段,在这些时段发布的微博被网友看到的可能性最大,也就是微博发布的最佳时间。总的来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每天更新微博的时间符合网友的微博使用规律。在微博的更新频率方面,过密更新微博,就会出现“刷屏”现象,可能让粉丝产生反感;但更新频率过低,则难以吸引粉丝关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每两条微博之间,发布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30分钟,遇到突发事件则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整体上看,《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更新频率适度,很好地把握了发布的节奏。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