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恋爱婚恋观国内外研究现状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大学生恋爱婚恋观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期,国内就有相关学者卢怀抱在其《当代大学生恋爱婚恋观及影响因素》中提出看法,“认为大学校园内逐渐流行的婚恋观有:(1)恋爱观念开放,传统道德逐渐淡化;(2)恋爱注重过程,轻视恋爱结果;(3)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指出,在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念中,恋爱-结婚-性行为的递次线性模式已经被颠覆,“未婚同居”、“婚前性行为”已经开始趋于自然化;强调恋爱的“现在进行时”,把恋爱与婚姻相分离,把恋爱当作情感体验,填补寂寞,增加游戏刺激性,满足精神享受。实质上强调了爱的权力而忽视了爱的责任,缺乏责任感;还有就是注重物质,有的父母希望子女迈入豪门,家庭环境错误的引导方式容易导致大学生对于金钱的过分追求以及物质享受而牺牲婚姻,酿成今后婚姻的不幸。追溯婚恋观转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关键,乐于接受新事物,挑战旧传统;社会大环境是诱因,西方开放思想的传入,引发对传统婚恋观的冲击;学校教育缺失是催化剂,对于婚姻的教育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还有就是家庭错误观念的引导,对婚姻丧失信心,产生恐惧,逃避。9116
婚恋观的改变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随着生活模式的改变,传统的婚姻观念也正受到一轮轮的挑战。国内就有学者蔡彩云,熊萧在《大学生婚恋观的变迁及对策》中指出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的担忧:“(1)大学生的婚恋观由高尚的道德逐渐向低俗的行为转变;(2)婚姻由圣神的家庭责任感转变为谋利的工具。” 传统的婚姻观念,以爱情为婚姻基石,感情专一为前提。而现如今的大学生对于婚姻的态度极为“儿戏”。 传统的婚恋观,认为恋爱是以结婚为目的,寻找婚姻上的伴侣为主,重视贞节观念。而现如今,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动机日益多元化,由于孤单情绪,也有好奇的因素,因此,恋爱的目的不再单一化,不再是纯粹为了结婚。另一方面,传统的婚姻观念被歧视,有的人愿意牺牲自己的婚姻以谋取物质上的利益,这些行为是可耻的。个别大学生婚恋观扭曲,不想付出就想得到回报,说明个别大学生丧失了作为一个社会人最基本的尊严和责任。
大学生婚恋观念的转变也是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学者刘彩玲在《浅析美国婚恋观对大学生的影响》中认为:以美国为主的婚恋观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具有隐蔽性和广泛性,他们更善于效仿、乐于接受,但在传统观念的双重作用下,也促使在校大学生形成了对于婚恋观的新观念和新变化,主要的趋势包括:(1)更加现代;对于以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认同弱化,追求爱情更加热情,采取的形式更加多样化。(2)更加自我;大学生在择偶中更加重视感情因素,强调个人的意志和自由,个人的选择放在第一位。(3)更加宽容;大学生对于出现的一些新的婚恋形式采取接纳和宽容的态度,比如试婚,闪婚,网恋以及丁克家族等等,对于婚前财产公证也能接受。(4)更加开放;对婚前性行为的认可度和理解度与传统婚恋观产生了强烈的冲突,试爱、试婚更为多数青年津津乐道。(5)更加物化;社会背景下,更多的人注重个人利益,考虑问题很实际,用利益衡量幸福程度,金钱万能化行为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婚恋观。
国外对爱情、婚姻、恋爱心理等问题的研究是从19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建立作为起点,近期的研究成果包括:“(1)国外大学生对于校园期间的恋爱呈支持态度,有学者诺克斯(Knox)研究表明多数学生认为在高校里恋爱是很普遍的现象;(2)国外学生对于婚姻态度很积极,佩吉D马丁(Paige D Martin)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年青人表示出了对不良婚姻的否定态度和把婚姻作为一生责任的观点(3)国外学生对于性观念更加开放,特别是男生比女生更接受性行为。” 此外,国外研究者发现影响婚恋观的因素包括: ( 1)个人因素: 性别、年龄、身份、个性品质、个体受教育程度、信仰等; ( 2)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交流情况、父母的婚姻关系与婚姻状况、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等; ( 3)社会因素: 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氛围、社会政策。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