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方式(2)

研究性学习有不同的形态,既有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也有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研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课程并列,是小学课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综合性强是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的主要特点。它不是简单整合学科知识,而是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通过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开发所需要的课程资源,并进行运用。因此,研究性学习课程需要学生以此作为一种途径,综合运用知识来完整地认识客观世界。作为教学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则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学生在由教师营造的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环境中,主动探究、体验和思考,学会搜集、分析和判断信息,在活动过程中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自己对文本信息的理解,使得其创造力不断增进,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因此,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兼具主动性、探索性、创造性等基本特点,师生双方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相互启发,一同开发活动的具体内容。另外,作为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主要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而作为教学方式的研究学习主要侧重于解决书本世界的问题。

本研究主要是把研究性学习看作一种教学方式。   

3  研究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3.1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活动基于学生个体活动而开展,并且依靠研究性学习推动其不断发展,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其内在动机。因此,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是开展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首要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研究性活动时,灵活采用个人、小组、班级等不同方式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机械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探求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获得问题解决的结果,更是为了追求对学生学习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培养。

    小学语文学科致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研究性学习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倾向,转变为主动地在学习中获取知识,用更加开阔的学习视野感受文本信息,从而学生能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积极思考,大胆地探索语文世界的魅力,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在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里表达自我感受的同时,实现着自我,甚至超越自我。

总之,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深入开展研究性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从个体意义上说,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投入语文世界,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研究和分析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增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真正热爱语文,乐于学习并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语文,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进而能够在宏观上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进步,帮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以及帮助全民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文献综述

3.2  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往往更加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研究性学习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尊重小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在实践中发掘学生对世界的探究兴趣和需要,塑造其良好的个性与能力。要想把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目的落到实处,则要求教师具备相应完善的知识结构、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要求教师多引入专题性研究,善于营造和构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并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潜移默化当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