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艺术特色以《送财》为例(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论湖南南县地花鼓的艺术特色以《送财》为例(2)

2005年,南县地花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申报工作开始启动,并在2006年6月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又将南县地花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通过不断地努力,南县地花鼓终于在2010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由国务院以国发(2011)14号文件向全国公布,使这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登上了国家级艺术殿堂。论文网

地花鼓在益阳市和各县各市都很流行,主要作品有《观灯》、《送财送喜》、《新拜年》以及本文重点提及的《送财》。

2  地花鼓的起源和发展

2.1  起源

自打人类社会开始发展,歌舞就相伴而生,南县亦是如此。据《南县乡土笔记》记载:人们在“田间中插秧或晒草之时,四五行列,彼唱此和,亦足以倾耳而听。”人们在劳动、狩猎中歌之则舞之、舞之则蹈之,于是就有了今天的音乐和舞蹈艺术。

“地花鼓在民间山歌、小调、田歌的基础上演化得来,而民间山歌、小调、田歌产生在人们平常的生活、劳动当中,是激发人们劳动热情,向往美好生活的活动”[1]。这种发自内心的民间小调、山歌、田歌,流传的过程中通过与舞蹈艺术相互融汇,并在地方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下,经过流传演唱和民间艺人的加工创造,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又完整的歌舞艺术形式。

南县地花鼓在湖南有悠远的历史,它具体产生的年代很难确立。“但是南县地花鼓有据可查的是起源于清代嘉庆元年(1796年),祖师爷是李元六。”[2]李元六是湖南长沙人,清嘉庆元年下洞庭,落脚在南县乌嘴乡小港子以打渔为生。白天他打渔来卖,晚上就吹吹唢呐,拉拉胡琴,到了正月间就组织人民群众、农民一起打地花鼓送恭喜,颇受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喜爱。到了三月,他应邀开场收徒弟,教他们吹唢呐、拉胡琴、打地花鼓。至此,也就有了南县人民传说中的“桃花班”,就这样,地花鼓在南县星火燎原般流传起来。

2.2  发展

经过200多年的传承历史,南县地花鼓可分为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一、启蒙期

发生在清嘉庆年间。李元六来到乌嘴开场收徒弟,把花鼓戏技艺传授。他收的徒弟都是十二、三岁的男弟子。因其表现爱情题材的内容比较多,受封建传统的约束,所以不招收女徒弟,旦角也是由男童来扮演。形式大多以一丑、一旦的双人表演,都带着锣鼓沿门演出,演出时间以农闲时或者春节为主。

二、兴旺期

清咸丰到同治年间。这个时期,南县境内垸落雏成,各个地方的移民纷至沓来谓之“下华容”,带来了各地方丰富多姿的艺术形式,与南县本土的地花鼓相融合,在中秋、元宵、端午等节日中打起地花鼓,唱起丰收歌。形式也增加了围龙地花鼓、竹马地花鼓等,由情节简单的歌舞形式逐渐发展成带故事情节、人物更为复杂的地方小戏。

三、鼎盛期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民国初年至解放前后。清末时,南县地花鼓已发展的小有规模,戏班子在各地演出。民国元年(1912年),地花鼓知名艺人王三乐组织以地花鼓艺人为骨干的新泰班到长沙演出,将地花鼓发展为花鼓戏。

四、衰退期

“”至20世纪末。十年期间,地花鼓很不幸运的被冠上“封资修”的帽子,被打入冷宫。

五、复兴期

21世纪。这个时候国家开始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南县地花鼓伺机而动,先后成功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遗文化名录,由此,南县地花鼓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