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作品中男性形象缺陷与宽容
时间:2021-09-13 19:40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严歌苓作品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多善良纯洁,顽强不屈。与此形成对比的则是那些少数的男性形象,这些男性在作品中被虚化、弱化,形成了严歌苓作品中独特的“缺陷形象”,这种形象颠覆了传统文学作品中高高在上的主流形象。但在传统价值观以及自身的艺术追求的综合引导下,严歌苓采用了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男性,流露出了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创作心态。71909 毕业论文关键词:严歌苓;男性形象;创作心态;缺陷形象 Abstract:Yan Geling works in the shape of a large number of women’s image, these women are more than kind and pure, tenacious。 By contrast is that a small number of male image, the men in the works was false, weakened, thus forming aYan Geling’s works unique" defect image and the image to subvert the high above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works in the dominant image。 But in the traditional value concept and the pursuit of the art of their own comprehensive guidance, Yan Geling the a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s male, showing a male centered on the creation of a state of mind。 Key words: Yan Geling;Male image;Creation mentality;Defect image 近年来,随着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作品,成功的吸引了人民群众的注意。在这类影视剧中,票房大热的《归来》、恢弘大气的《金陵十三钗》、唤醒全民同情的《一个女人的史诗》以及未能在大陆未能播放的《小姨多鹤》都凭借其故事魅力引起了广泛的谈论。在这股改编热潮中,严歌苓由旅美作家成功转型为一名职业编剧,在影视剧本的光环下,其系列、移民系列小说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笔者整理了大量关于严歌苓作品的研究资料,认真归纳,以期做一个客观理性地总结。 一 严歌苓作品研究综述 (一)关于女性形象的研究 “严歌苓一直执着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她以自觉而强烈的女性意识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并赋予小说女主人公‘包容一切’的力量”。[1]这类女性没有接受过教育,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且命途多舛,但面对苦难的回应不是坚决的反抗,而是委婉的顺从。她们大多善良、厚道,闪耀着一种古老的母性,这种特殊的性质不仅接受苦难,而且还救赎苦难中的男性。 在对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时,很多学者都聚焦于其作品中女性的特点——以弱势求生存,“从少女小渔,到名妓扶桑,再到寡妇王葡萄,严歌苓用这些柔弱女子形象建构起来的一个个弱者求生存的神话,无非是要唤醒人们沉睡已久的原真本性:宽容与悲悯。”[2]除了女性形象的分析外,以学者付立峰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则深刻剖析了严歌苓“母性”(雌性)叙事的内涵,即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着重强调母性叙事,放低背景叙事的重要性,企图以此来呼唤人们回归到质朴、真实的人生。可以看出,在研读严歌苓的作品时,女性是一个不会被忽视的群体,在她笔下的女性已经不再是传统文学作品中的深闺怨妇,亦或是无知泼妇,而是一种用救赎他人也在救赎自己的生命个体,拥有着“地母”式的情怀。 论文网 (二)关于历史的研究 在严歌苓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对于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留下的伤痕。在小说《陆犯焉识》的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当政治与人生相遇,孰是孰非。小说以陆焉识二十多年的劳改生活为主要情节,最大程度展示了对于人的肉体以及灵魂的戕害。“这一个人坐牢,全家人都跟着坐无形的牢”。[3]因此很多的学者以陆焉识为中心点分析严歌苓作品中的政治批判意味,一些学者把严歌苓关于题材的作品归入后伤痕文学中,即与直截了当的批判政治的伤痕文学相比较,后伤痕文学则对于历史进行了更深入一些的理解,对于那段历史的把握就更加的理性且有一定的宽容度。学者龚自强就认为《陆犯焉识》是暧昧的政治和人生的交织错乱,在残酷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政治背景下,人生尽管无比悲惨,但还是要保持着对生活的热切期盼。 而更多的学者则将视角放在知识分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