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漕运与淮安地方文化(3)
时间:2021-09-28 20:2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清朝用于漕运的漕船数量每年都有变化。尤其是雍正以后呈逐年减少趋势,这些船只有的在专门的造船厂打造,有的在运船较多的卫所制造。当时成规模地造船厂有山东的临清;湖北的汉阳、武汉;浙江的钱塘、仁和;江苏的淮安、清江、江宁等。按照当时规定江南、淮安、大河、扬州、仪征等卫所漕船,由清江督造船厂修造,山东各卫所漕船由淮安、山东厂修造。打造漕船经费各地差异较大,若淮安卫打造粮船经费每只按1000两银子计算,淮安仅仅打造粮船一项,年收入就可达88万两银子。其实,实际造价还不止此数 [3](p59)。此外,以造船业为龙头,又促进当地手工业的发展。 淮安地理位置特殊,是漕督驻扎地,是各省漕船必经之地,又是粮船盘问检查之处。 除漕船内部各式官员,还有沿线为漕船服务的工作人员,再加上往来商户,淮安汇集众多流动人口。在这些人消费的拉动下,淮安的服务产业,如住宿、饮食、娱乐飞快的发展。 漕运衰落对淮安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阶段,一是康熙推行海禁开放,淮安经济所受的影响;二是江浙漕粮改由海运后,对淮安的影响;三是漕运停止所造成的的影响。 康熙一统台湾后,开放海禁,天津、关东的往来商船非常多,民间贸易活跃。原本由运河输送的南北货物,大部分改为海运,造成淮关商税减少,征不足额,不利于淮安经济发展。 道光年间,高家堰大堤溃决,高邮与清江浦之间水势微弱,通过河道运输漕粮已不能完成。经过各方努力,粮食通过海运运送完成。道光六年以后,运河得到修浚,海运戛然而止。这一年虽减少,但照常通过淮安的漕船仍有千余艘,还有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总体来说,对淮安影响不大。 道光二十八年,将漕粮由海路运往目的地。咸丰元年,又将白粮数万石改行海运,此后江浙漕粮改行海运。咸丰年间,漕粮实行改折,通过征收银两代替征收粮食。此后,长江以南没有漕船经过淮安了,也出现大量货物减少、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由此对淮安造成严重影响,一是商品严重短缺,供不应求;二是数以万计的流动人口消失,这给昔日车水马龙、繁盛的淮安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虽然清政府多次下令恢复河运,但已失去对淮安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三、漕运对明清时期淮安地方文化教育的影响 很早起,很多文人墨客被淮安的山水名胜吸引,纷至沓来,许多大文豪在此留下自己的作品,与文学相对应的是尚武之风的盛行,楚州还出了韩信、项羽等名将。明初,为了开垦荒地,王朝将江南人口迁淮安,形成一次大规模的迁移,加强了吴楚文化的融合,由此淮安成为“南船北马,舍舟登岸”之地,推动地方文化发展。漕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小说、戏曲、教育等方面,漕运经济地繁荣还促进淮安地方文化的形成,包括独树一炽的园林、精美的饮食文化、悠久流长的酒文化。 漕运文化作为纵贯南北的地域文化,是沿线各地方特色文化互相融会贯通的结晶,囊括了沿线各地明显的地域特征。淮安漕运文化突出的是先进的商业文明,围绕运河形成了一条经济繁荣带,沿途往来商贾,船舶的不断增加,促进了商品流通,使市场紧密联系,推动商品经济的繁荣。由此形成的漕运文化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兼收并蓄特点,对于戏曲这种综合性表演艺术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 淮安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巫风盛行,大部分民众非常相信民俗活动。为使观众高兴,常在祭神之余,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演唱曲目,也有将民间故事通过戏曲的方式表现出来,被称为“香火戏”。香火艺人大多是亦农亦艺、半农半艺,年成不好时以唱“门头词”维持生活。淮安各地区曲调不一,如楚州、涟水的声调硬而高,建湖、盐城的声调软而低。由于语言的差异,后来就形成了淮剧东路和西路不同的演唱风格,而淮安的淮剧被称为“西路淮剧”。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