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淮海戏的生存状况调查分析(2)
时间:2021-10-20 21:26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因为苏北地处于与山东鲁文化的接壤区,又向南方吴文化的过渡融合地带。所以淮海戏的总体风格是既有粗狂豪放的北方形象,又有温柔婉约的南方情怀。 1。1 选题缘由 笔者是苏北淮安姑娘,从小生活在农村,在农村的日常生活中,少有娱乐活动。但是脑海中依稀记得,生活偶尔的色彩就是别人搭的戏台子,看人家演出。虽然不知道人家唱什么,但是对人家唱戏的妆容、表情、服装、道具非常感兴趣。也是当时唯一的,少有的娱乐活动。现在谈论起来,奶奶还经常笑我调皮,跑到人家后台去玩,无意的感慨一句:“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看到人家搭戏台唱戏了!”我问奶奶这是什么戏曲?奶奶告诉我说:“这就是淮安本土的土戏淮海戏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童年的记忆稀疏,但是依然清楚记得不知从何时起,就再也没有看过淮海戏的戏台演出了,我不禁深思起来:为什么现在看不着也听不到淮海戏了呢?他为什么没有服务在我们百姓大众的生活中呢?他现在发展的怎么样了呢?种种问题困惑在脑海里,也许,我应该解决自己的困惑和问题。论文网 1。2 研究现状综述 有关淮海戏的专著少之又少,关于淮海戏的文献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文献都在研究淮海戏艺术的本身,比如:淮海戏的艺术特色、声腔唱腔、曲调曲谱以及淮海戏的语言文化等。它们都很直观的分析了淮海戏专业艺术的特点,各抒己见,条理清晰,但是关心淮海戏生存现状的就很稀有了。 南京艺术学院李琳的硕士论文研究了淮安淮海戏本土的传承现状,以淮安为调查范围,调查研究了淮安本土音乐文化的教育问题,传承问题。李冰在中国知网独家出版的《中国戏剧》刊物中,发表表达了淮海戏的传承及其现状的考察。 直观现状的考察很少,还有很多学者将淮海戏生存现状结合现在的语境、生活、伴奏乐器等一系列问题加以调查研究。但是笔者发现,真正关注淮海戏生存状况以及生存环境的观点不多,就这个观点,笔者展开了搜索调查,找到了自己的突破点,开启了写作。笔者应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调查分析淮海戏的生存发展现状。 1。3 研究的意义 苏北区域的民歌种类丰富,而戏曲音乐的品种分布并不算多,这也反映了苏北的城镇工商经济的相对欠发达。淮海戏就萌芽在这样的地域和人文环境中,极具南北结合的特色。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淮海戏的知名度对其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像这样的地方剧种,知道的群众很有限。在调查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人把淮海戏剧和淮剧 混为一谈!这两个剧种都有在淮安市发展,但是这是两种不同的剧种!所以笔者想发扬光大本土戏,从调查淮海戏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导致现状的原因,总结目前淮海戏发展的阻碍问题及措施。这对淮海戏的现状,发展,传承等问题都会有好的影响,不仅仅对于淮海戏,对苏北,对淮安,对淮安的经济发展等都是很有意义的事! 1。4 研究的方法 本文写作采用多种调查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来收集整理文献。 访谈法:对于淮海戏的现状调查采用现场访谈法。 数据统计与分析法:用数据说明问题,分析总结现状。 2 淮海戏的历史发展简要 2。1 淮海戏的起源与发展 约1740年后,清乾隆年间,昆曲的渐渐衰败,使各个地方戏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发芽成长。淮海戏便是如此。今日已无法确切考证淮海戏的起源。淮海小戏在当时只有几个小戏班,所有的成员角色分工担当均是男演员,按当时的演出形式也就是相当于卖唱,乞讨。演唱形式就是纯唱,表演上并没有很多东西。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