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文学视角探析《西游记》受儿童群体喜爱的原因(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从儿童文学视角探析《西游记》受儿童群体喜爱的原因(2)

一、《西游记》的故事性

“所谓故事性,就是指在文学作品中,把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于完整而曲折的情节展开所形成的叙事特质。”[2](p4) 故事性完美地契合了儿童的心理年龄特性,爱听故事是他们的天性,在这些文学作品里,不管是塑造出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是描绘出的一段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对小读者们来说都有致命的吸引力。

首先,故事性最大的特征就是拥有荒诞诡谲的情节,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但他们对事物的热情不会持续太久,注意力很容易就会被转移,所以只有故事的情节足够曲折离奇,引人入胜,才能够吸引儿童的目光,让他们沉醉其中,如痴如醉。

《西游记》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每一回的故事发展与情节设置都巧妙地运用了故事性的这一特点。在第二十七回中,唐僧师徒行至白虎岭,遇上白骨夫人,这妖精觊觎唐僧肉已久,先是“化作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瓷瓶儿”,[5](p170) 想要迷住唐三藏,却不料被摘完桃子回来的孙行者逮个正着,一棍打死,本以为故事会就此结束,结果这白骨精又摇身一变,先是化作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而后又变幻成一个满头白发,踽踽独行的老公公,一波三折,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才解决了这个妖怪。再比如“孙悟空三借芭蕉扇”,作者用了三个回目来描写这段故事,可谓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话说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这八百里火焰挡去他们的西去之路,必须借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扇去此火,方可通过,于是才有了孙悟空借芭蕉扇的故事。再说这罗刹女,乃大力牛魔王之妻也,孙悟空曾伏了她的孩子红孩儿,因此产生过节,形成戏剧冲突,为三借芭蕉扇的曲折埋下伏笔。作者所描写的这些情节都毫无现实依据,完全是由作者自己想象虚构而成的,所以更显得奇妙荒诞,充满未知性。这些变幻莫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吊足观众的胃口,给孩子们造成巨大的震撼力与影响力。

其次,故事的立体性与丰富性还要靠众多具体生动的人物形象,《西游记》中就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人物。在儿童的成长期,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理性逻辑思维较弱,所以他们认识世界靠的就是具体的人物形象。而且,“儿童没有一个不是‘拜物教’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万物都具有人的特点,他们相信草木能思想,猫狗能说话是当然的事。”[6](p139)文献综述

《西游记》中塑造了太多人物形象,撇去师徒四人不说,光是叫得上名字的妖怪就有一百多个,而且个个形象鲜明,不易混淆。这些形象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吴承恩先生把各种动物甚至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让他们幻化成人形,既拥有人的特性,又有动物本身的特点,从而达到人神物的统一。这其中最出彩的就属孙悟空了,孙行者本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只石猴,外形和行为都与猴无异,所以他不管做什么都会显露出他猴子的本性。他大闹蟠桃会,偷吃蟠桃,符合猴爱吃桃的本性,车迟国斗法,听说要比试坐禅就慌了,因为猴子好动,他虽然能七十二变,但他的“红屁股”和“尾巴”却永远都藏不住。这些都构成了“孙悟空”这个独一无二的猴子形象。当然,他也像人一样,会讲话,能思考,性格也与人无异,有勇有谋、坚韧不拔、争强好胜,有时也会存有仁慈之心,他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打杀正在洗澡的盘丝洞蜘蛛精,却又因为“好男不跟女斗”,最终没有动手。对于铁扇公主,怕别人说他言而无信,最终把扇子还了罗刹,饶了她去。最重要的是孙悟空的冒险精神,因为儿童都拥有一颗想要去探险的心,所以他们看见孙悟空就会产生崇拜感,这也是《西游记》如此受儿童欢迎的重要原因,比如孙猴子漂洋过海,翻山越岭,经过数十个年头来到三星洞找菩提祖师拜师学艺,闯到地狱找阎罗王,划掉了生死簿上花果山所有猴子的名字,还有在去西天取经的途中降服各路妖魔等等,都体现了孙悟空的冒险精神。同时,孙悟空也继承了人身上的一些缺点,如容易冲动,喜欢捉弄别人,喜欢被他人奉承等等。这些特点都完美地集中在了孙悟空的身上,使其又有猴性的存在,又与他的人性不相违背,仿佛浑然天成。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