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与《哈姆莱特》复仇者形象探析
时间:2021-11-20 17:15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摘 要:在中外戏剧中,有两位家喻户晓的复仇者,他们天各一方,却同样因为杀父之仇走上黑暗的复仇之路,顺着各自的路径进行演绎。本文分析纪君祥笔下赵氏孤儿及莎士比亚笔下哈姆莱特的形象,探讨影响两人复仇结果背后的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及历史文化因素,以此感受中国戏剧对整体及社会教化的重视,体会西方戏剧以人物映射社会现实的手法。74610 毕业论文关键词:复仇;《赵氏孤儿》;《哈姆莱特》 Abstract: In the drama of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there are two men who are known to every household。Though they are far apart, both of them are incited by the revenge of father's murder。 And then they start their dark journey of revenge by their own way。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age of the orphan of Zhao and Hamlet to investigate the person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actors behind their disparate endings。So we can learn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cultivation from Chinese drama and experience the way how foreign drama show social realities by character。 Key words: revenge; The Orphan of Zhao;The Tragedy of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复仇,是黑暗的代名词。而复仇者则背负着沉重的使命与自身、外界不断抗争,其本身就是一个集矛盾与冲突于一身,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形象。13世纪,中国元朝,在小贩瓦肆间传唱的小曲声中,一个赵姓的幽灵踏上了复仇之路。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中,赵氏遭族诛之祸,赵氏遗孤赵武在公孙杵臼和程婴的佑护下侥幸免祸。20年后其身世揭露,赵武选择复仇,并最终诛灭了迫使赵氏灭亡的奸臣屠岸贾的家族,最终封官授爵声名远扬。400年后的英国,16、17世纪之交,文艺复兴如疾风骤雨进行时,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忧郁王子哈姆莱特诞生。生父死亡,叔父篡位,母亲改嫁,哈姆莱特从怀疑到试探再到复仇路上的犹豫,经历了流离海上及恋人奥菲利娅的死亡,最终在毒剑下魂飞魄散。同样是复仇者,两者形象却几乎无法重叠。本文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两者形象差异及原因。 一、复仇的动机与手段 战国时期奸臣屠岸贾对赵盾有诸多不满,于是设计谋害赵盾,使君主将赵家老少诛尽杀绝。当时主人公赵武的父母在府中,其父赵朔是驸马不好擅杀,而其母晋国公主被囚禁面临分娩。由于屠岸贾想斩草除根不放过婴儿,公主便求医人程婴掩藏孤儿,随后自缢死去。二十年光景过去,程婴视赵氏孤儿为己出,并告知其真相。得知一切的赵武对自家灭门的惨烈事实感到悲痛与震惊,显然,父母的悲剧,赵氏这一家族的覆灭是其复仇的动机。作为赵氏遗孤,他选择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通过向悼公申冤,擒拿屠岸贾,最终达到“还他九族屠”的目的。 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的父亲丹麦国王意外离世,其弟克劳狄斯继承王位。哈姆莱特的母亲也改嫁叔父克劳狄斯。王子哈姆莱特沉浸于丧父的悲痛之中,国王的鬼魂告知哈姆莱特其死亡的真相——他在花园里午睡的时候,克劳狄斯乘其不备,悄悄溜进来,将毒药注入他的耳腔之内。老国王希望哈姆莱特为自己复仇。当哈姆莱特利用“戏中戏”证实真相的那一刻,他的复仇便开始了。他决心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相较而言,哈姆莱特背负的似乎并不是赵武那样父母双亡全族诛灭的血海深仇,但是联系第一幕我们不难发现,父亲的死因只是他复仇的导火索,真正的出发点要比赵武复杂得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论文网 为了平息父亲被谋害的愤怒。在哈姆莱特看来,他的父亲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他为再也不能见到这般卓越的人而感到悲伤。对父亲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自己的父亲“这是一个完善卓越的仪表,真像每一个天神都曾在那上面打下印记,向世间证明这是一个男子的典型。”[1](p236)哈姆莱特心中父亲是神的化身,是杰出的君主,不可替代的存在。这样一个心中的标杆突然离世,本就让他无所适从,卑劣的真相更使他愤怒,他势必要为父亲雪耻。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