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俚语空间分异及其形成原因下田为例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江苏俚语空间分异及其形成原因下田为例

摘要俚语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其发展与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历史变迁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25个县级市的当地居民对下田的俚语表达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得出了苏北、苏中以及苏南对下田不同的俚语表达空间分布,进而对其产生这样的空间分布从自然环境、历史变迁以及交通方面等进行了原因探究。 74642

该论文有图1幅,参考文献17篇

毕业论文关键词:江苏省  俚语表达  空间分异  原因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ormation causes of Jiangsu slang: "in the fields" as an example

Abstract Slang is a form of culture, its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istory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such as impact。 Jiangsu Province, based on the 13 prefecture-level cities, and 25 counties residents conduc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slang expression in the field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came to northern Jiangsu, Jiangsu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slang expression in the fields of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 changes and transport were the causes。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Slang  Spatial distribution  Cause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图清单 IV

1 绪论 1

2研究方法及问卷整理 2

2。1研究方法 2

2。2问卷整理 3

3江苏省“下田”俚语的空间格局特征 3

3。1苏北地区俚语表达情况 4

3。2苏中地区俚语表达情况 4

3。3苏南地区俚语表达情况 4

3。4江苏省“下田”俚语空间分异总体特征 5

4江苏省“下田”俚语空间分异的原因 5

4。1自然环境是影响“下田”俚语形成的结构性力量 6

4。2自然环境变迁是“下田”俚语空间分异的重要因素 7

4。3历史变迁是“下田”俚语空间分异的动态因素 8

4。4交通便利是“下田”俚语空间分异的客观因素 9

4。5其他方面 9

5 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图清单

图序号 图名称 页码

图2-1 江苏省俚语表达空间分布图 5

1 绪论

民俗,即民间文化与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W。J。Thoms)正式提出“民俗学”(folklore)这个学术名称算起,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大概有170年的历史。[1]这170多年以来,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各国民俗学界对“民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俚语又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刘建斌在其著作《俚语言情》一书中提出,俚语不仅包括了民谣、谚语、歇后语,还包括了方言中特有的词汇。[2]冯道杰教授通过对民谣俚语的研究,分析了中国20世纪50年代农民组织化的得与失,他认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这就形成了许多的民歌民谣以及民间俚语,它们是我国农村社会变迁和农民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论文网。[3]江苏文化呈现明显的南北差异,尤其是在江苏文化区的划分问题上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周振鹤学者在其主著的《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一书的“序论”中,提出了在划分文化区时,应该考虑的三个重要的指标是:语言、宗教、风俗,以及提出了这三个重要指标的意义,并进一步指出,由于大多数中国人对宗教信仰比较薄弱,所以在划分中国的文化区时,最应参考的主要的文化因素,就是方言与风俗;[4]2008 年,孟昭宜、苗长虹等人在《江苏省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研究》中对目前江苏主要的文化区划分观点进行了总结与概括,指出将方言作为主要区划指标,以县为基本区划单元,可以将江苏省划分为三大文化区,即楚汉文化区、江淮文化区、吴文化区;并在此基础上,又将江淮文化区细分为淮扬文化亚区、金陵文化亚区和海盐文化亚区。[5] 不同地区的文化会导致不同思想观念产生,由此会造成不同地区人们行为的不同,而人类是方言的载体,处于不同文化区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方言,许多学者对江苏方言做了大量研究,目前根据各个学者的研究,可以把江苏省分成三个大方言区域,具体说来有以下:1。江淮方言区。主要包括有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一些城市(南京除外)南京、淮阴、盐城、扬州、镇江和南通、连云港两市的部分县市,分布人口大约有3600万。次区域可以分为南京、淮扬、通泰三片。响水和滨海两县的沿海地区有来自山东的移民,大丰县则有来自吴语区的苏南移民,而洪泽县分布有徐州移民,句容市还有来自河南和湖北的外省移民。2。吴方言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地区和少部分长江以北的县市如苏州、无锡、常州市和南通、镇江、南京三市的部分县市,覆盖人口大约为1800万。该区分苏州,常州两片。宜兴有来自数个外省的移民比如浙江、福建、河南、山东、安徽、湖南以及湖北移民。丹阳、溧阳两市有河南和湖北两省的移民,移民人数比较密集。昆山有江淮方言岛。3。北方方言区。主要分布在苏北的徐州和连云港、淮阴的部分县市,覆盖人口大约是900万。本区分为徐州和赣榆两片。赣榆县和沛县均有山东移民。[6]方言的格局分布往往会受到自然环境、历史变迁、人口迁移等因素的影响。那么在不同的方言分布格局又会出现怎样的语言现象呢?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就江苏俚语的空间分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