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通剧的历史渊源及艺术魅力(3)
时间:2021-12-22 16:51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2。4 通剧发展中的低谷时期 1964年,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被认为是宣传封建迷信的南通市实验通剧团也没能逃过“”的侵害。政府对实验通剧团和通剧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通剧遭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打击,相关的通剧演出更是被禁止。次年9月,各演出团队也全部被强制解散。70年代中期,南通市市委对通剧进行“推陈出新”的第四次改革,可惜不到两年却又一次被终止。“”期间的通剧发展就通昙花一现般,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一直至1977年前后,通剧才在民间逐渐复苏,得到再次的发展。论文网 在通剧的原生期向通剧的时期发展就是政府干预的结果。在此期间,通剧的改革融入了大量京剧、越剧等剧种的手法和风格,一步一步的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政府和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通剧移植了许多传统剧目,并加入了庞大的管弦乐伴奏,还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现代剧目,逐步从乡间露天舞台走向了专业的戏剧舞台。通剧在这期间似乎是在个条件大好的趋势中壮大、发展。 然而通剧像春笋一般在政府这个春雨的滋润下迅速的成长、壮大,却依旧逃不开“文化大”的冲刷。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通剧受到僮子祭祀仪式的影响,被认为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原本因为政府的支持得到迅猛发展的通剧,也是在政府的干扰下不得不解体,所有的演出团体瞬间被迫解散。通剧就此沉寂,仿佛进入了冬眠一般。 随着“文化大”的结束,沉睡多年的通剧再一次的在民间逐渐的苏醒,政府对民间艺术的管理也有所松动。没有了原先政府支持,庞大的管弦乐伴奏的专业化通剧道路举足艰难,所以通剧抛弃了专业化轨道,再一次的回归到原生期的状态,保持着自身的艺术特点,在民间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虽然僮子祭祀仪式没有了,但是通剧任然被关注着,这种古老而又简单的表演方式也曾经使人们沉浸在民间音乐的艺术氛围之中。 2。5 通剧的“新”僮子戏时期 20世纪80年代开始,南通如皋、如东等地相继成立了以僮子戏艺人为主体的半农半艺的非职业通剧团队。这个时期的通剧遵循了南通僮子戏老腔重创新腔,伴奏部分采用新式管弦乐伴奏,剧目上剔除了僮子戏迷信的部分,保留了传统戏与现代戏。然而后期因为管理和经费方面的问题全部解散。随后僮子戏艺人们自由组成以通剧自称的民间演出团队,但是伴奏恢复了采用僮子戏锣鼓伴奏,管弦乐伴奏被取消,声腔上也恢复原来的老腔,剧目也恢复到传统戏和祭祀仪式为主。僮子戏历经了30年的风雨,最后又回到了原点,进入了“新”僮子戏时期,但是现在的剧团还是多以“通剧团”命名,同时保留了“通剧”的叫法。 笔者有幸观摩了南通市民文实验通剧团在社区的演出,期间简单采访了通剧团的团长陈团长。他从小就在通剧团里演出,是一位民间僮子戏艺人。根据陈团长的介绍,现在的僮子戏艺人都是南通当地的人,因为当地人语言能够相通。早期的僮子戏演出中演员有的就是僮子祭祀仪式中的执事僮子,后期也有了半农半艺的人和专业的僮子戏演员,但是他们几乎都是从民间而来的艺人,他们的民间性和本土性很强。他们剧团有十五名固定艺人,其中只有五个是男性,其余的都是女性,年龄也大都在三十到六十岁之间。每次有演出的时候,三到五个人负责搭戏台和伴奏等后台的服务,其余的都是演员。这些演员们除了扮演主角的以外,其他人都要一人饰演多个角色,还要女扮男装,或者穿插去伴奏。演出的地方多是南通市地方方言相通的县区,或者是居民居住区内,大多是露天搭台演出。台前悬挂一支话筒,台侧有一些打击乐器,如大锣、大鼓、钹、梆子等,场地两侧各挂一支大喇叭。在笔者访问陈团长的过程中得知,该通剧团的常演剧目有四十多本,这些剧本没有曲谱只有唱本,内容在听众中流传甚是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提高,现今的演出时间也比过去有所减短,每场平均在三个多小时。有的需要演一场,有的需要演两场,所以从开始搭戏台到结束一般都需要半天到一天的时间。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