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秧歌的表演形式及风格特点(2)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金湖秧歌的表演形式及风格特点(2)

2。2  历史因素

金湖秧歌历史悠久,深受当地百姓喜爱。根据《金湖秧歌集粹》介绍,金湖秧歌起源可追溯到明代,受到当时因“洪武赶散”而迁徙到金湖地区的一些苏州人士所带来的江南稻谷文化的影响。江南地区的稻谷文化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文化观念。金湖秧歌起源于明代,清代是其发展时期。清代末年和民国时期是它的顶峰时期,在这期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歌手,他们创作的大量作品流传至今。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情感和智慧的积淀,将外来民族音乐文化与本土歌谣相结合,经过数百年的交融与沉淀逐渐形成了这一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金湖秧歌”。文献综述

3  金湖秧歌的表演形式

3。1  原始的表演方式

金湖秧歌产生于人民插秧劳动中,在其基础演唱方式上分为两种,即“专业”和“业余”。专业歌手称为“锣鼓师傅”。即一人打鼓一人敲锣,他们不参加田间的劳动,只在田边敲锣打鼓,鼓舞劳动热情。锣鼓师傅的锣鼓敲击方法十分丰富,据说有七十二套之多。主家花钱雇请锣鼓师傅专门为插秧人唱秧歌助兴,这一点在其他地方是没有的。锣鼓师傅演唱的曲目多为长篇叙事秧歌,被称为“锣鼓秧歌”。其中穿插很多趣味的唱段,来逗乐劳动者,使其忘记疲惫。这种独到的演奏技巧和变化多端的节奏型,充分的鼓舞了劳 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劳动的效率,使插秧等田间劳作变得事半功倍。

业余唱法是由锣鼓秧歌演变而来,业余唱法说是“业余”其实在演唱上反而更加专业,声音上更加高亢悠扬,在唱法上与前者有很大不同。当地的一些小户人家请不起锣鼓师傅,在田里劳作插秧的时候就由人声来替代锣鼓的节奏,在演唱时先由一人唱“格咚代”代替锣鼓伴奏,另外一人主唱,中间的鼓点同样由前者用“格咚代”衬词来帮腔。如谱例《唱起秧歌喜洋洋》片段二:

3。2  现代的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机械化生产工具的普及,金湖每年插秧的时间越来越短,需要的劳动力也变得越来越少。插秧机等机器的加入更加影响人工插秧的生存环境。笔者前几年也参加过家乡的插秧活动,可是随着农村老家的拆迁、耕地被承包等一系列事件后,近几年已经逐渐忘记了那高亢嘹亮、富有节奏、鼓舞人心的金湖秧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湖秧歌正在逐渐从田间地头走向了信息化的舞台表演和广播电视节目之中。

2000年金湖县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荷花艺术节,随后在每年的6月中旬都会举办一次这样的节日。金湖秧歌自然而然的成了这个节日的必备节目之一,最为突出的还是2015年夏天第十五届金湖荷花艺术节上由金湖县文广新闻出版局和淮安文化艺术学校众人一起参与演出,刘一航和李青领唱的秧歌戏《唱起秧歌喜洋洋》。这首歌曲的表演形式更是在传统的秧歌形式上加入了独唱、合唱、重唱等演唱形式。秧歌中还加入了民族舞蹈,秧歌和舞蹈相互结合,更加体现出秧歌歌曲的热闹氛围。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4  金湖秧歌的风格特点

4。1  歌词特点

金湖秧歌是一门外在的口头艺术,歌词曲调多为前人口头相传。很多秧歌曲子为即兴创作,歌词通俗易懂,所以传唱起来也更为方便。秧歌歌词创作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种是抒发情感所创作出的一些情歌。情歌歌词中表达的情感丰富多彩,有的表达爱慕之情,有的表达相思之苦,有的写出热恋时的甜美,有些则写出了送别时的感伤等。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