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搭车去柏林》看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从《搭车去柏林》看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与艺术性(4)


由于电视纪录片的特殊性,抓拍是纪录片细节表现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有些纪录片就不适合抓拍,所以不能一语概之。例如历史人物类纪录片,他们都是在过去真实存在的,后人对他们的事件进行总结陈述,只能尊重历史,不存在抓拍这一手段的创作。但是在《搭车去柏林》中抓拍技术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谷岳和刘畅把如何搭车的一系列细节都进行了跟踪拍摄,他们俩人如何跟不同的司机师傅进行沟通,不同的人伴随着不同的反应,都通过抓拍清晰真实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
除此之外,在主人公前往哈萨克斯坦的过程中,突遇道路封闭,没法搭车,面临旅途困境时,为了更好地表达出此时谷岳和刘畅焦急的内心和情况的紧急,刘畅在拍摄这部分视频时将拍摄重点分成了三条线:一是拍摄旅行者的现场叙述,即通过谷岳自身的叙述使得观众们对当时的情形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二是将拍摄形式更改成聊天对话的方式,通过谷岳和刘畅之间的对话,让观看纪录片的观众有一种融入感,增加内容情感性。三是添加视频的解说词,此解说词是在视频的后期制作中加入,增加一个客观视角,能够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这三者的结合,将这段旅途窘境的细节拍摄的更加真实,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受众的目光。
(二)题材选取的艺术性本文来自优尔\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选取富有个性化的题材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优秀的电视纪录片都会有一个新颖的题材。在现实生活中,要把所发生的事情都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是非常不易的,但是在纪录片的创作中是不可能忽视这些事件的发生过程的,因为事件的具体内容才是纪录片的主体。事情的描述要遵循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合理展现故事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这一过程承载着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并能将故事的发展情节慢慢的引向高峰,吸引观众继续观看下去。
在《搭车去柏林》这部纪录片中,谷岳和刘畅两位创作者选取了搭车出远门这一非常具有新意的题材,所以在片子中经常能够看到由于不了解以搭车这一方式去旅行的许多被谷岳拦截下来的司机,都对他们投出了怀疑的目光,甚至一度怀疑谷岳和刘畅二人搭车的动机。在搭车去西安的路上,一对自驾司机对二人的身份进行了半小时的核实后,才答应带着他们一起去西安。但正是因为很多人对这种旅游方式的不了解,它才能作为一个全新的题材,抓住观众的好奇心理,使之有极强的观赏性。通过这一路的记录,观众能看到谷岳和刘畅二人在这一段长途旅行中经历的喜怒哀乐,一路上所途经的地区以及路途中所欣赏到的风景,并以第一人称向观众陈述出来,给观众以真实,亲临实景的感觉,同时还能让观众欣赏到不同区域的风土人情。所以在《搭车去柏林》的创作过程中,由于题材的特别是使其充满艺术光环的重要基础,也是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
(三)画面拍摄的艺术性
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片。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以摄影或摄像手段,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自然和历史事件等做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纪实报道,并给人以一定画面享受的影视作品。它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拍摄真人真事,不允许嫁接、重演和虚构。创作者的主观介入和主体意识受到局限,力求用真实的场景来换取观众思考的空间①。
在电视纪录片中,画面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往往能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就像在《搭车去柏林》中,观众们通过镜头画面看到主人公因夜幕降临搭不到车而困在去土耳其的路上时,都不由得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当看到二人在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上纵马飞奔时,观众的心也与他们一同驰骋在草原上,欣赏着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当二人最终到达柏林,谷岳与女友相见,旅途终于画上圆满句号时,观众也在心中为他们高兴。这些点点滴滴的画面都是谷岳和刘畅在这段旅程中的重要见证。虽然这些都是谷岳和刘畅两人的经历,观众心中也明白这些都只是别人的故事,但是观众会跟随镜头同谷岳和刘畅一起感受旅途,仿佛自己是第三个搭车者,不由得同主角们的情感联系起来,自己也随着这些真切可感的画面而动容。导演刘畅在拍摄时对画面的处理也十分灵活,镜头时而远距离俯拍,时而靠近物体进行细节拍摄,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将他们旅途中的景色一丝不落的尽收眼中。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