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与繁体双字词语义饱和效应研究(3)
时间:2021-12-30 11:37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二、简体与繁体双字词的语义饱和实验 为避免被试在实验中找出刺激呈现规律影响实验结果,根据Balota&Black的设计,在实验中将重复频率定为低度重复(3、4、5、6次)、高度重复(11、12、13、14次)进行实验。 (一)实验1 重复次数对简体双字词语义加工的影响 1。被试 江苏师范大学本科生30名。年龄22-24岁。 2。实验 实验1为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刺激出现的重复次数,分为低度重复和高度重复两个水平。被试进行类别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为因变量。 3。材料 实验材料中类别词10个(如“灾难”)作为启动词,在每个类别中采取4个常见样例词作为目标词,在4个常见样例词中有2个样例词(如“飓风”)是属于该类别,2个样例词(如“学问”)不属于该类别。在类别词和样例词都是词语。 在实验前,13个类别词分别与每个类别中的4个样例词组合形成52个词组。采用李克特7分量表,40名被试对52个词组进行文字前测(匹配度测验),删除属于类别词中匹配度较低、不属于类别词中匹配度较高的词组,10个类别词与每个类别中的4个样例词形成40组词组可用。匹配组的匹配平均数均大于6。5,不匹配组的匹配平均数均低于2。0。经独立样本T检验,匹配组词组匹配度均差异不显著、不匹配组匹配度均差异显著。 4。程序 本实验采用E-prime编程进行实验。进入实验后,屏幕中央出现黑色“ + ”后 ,在电脑屏幕上方出现一个类别词(如“灾难”),进行相应的低度重复或高度重复,呈现时间均固定,两次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固定。重复结束后,一个样例词(如“飓风”)将在类别词后出现,要求受试在既快又准的标准下判断该样例是否属于该类别,如果被试认为该样例词属于该类别词,按“J ”键,如果被试认为该样例词不属于该类别词,则按“F”键。一次按键反应结束后,再开始下一次实验;若被试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做出判断反应,系统将自动进入下一次实验,并以错误记录该反应。 实验包括10个区组,对每一类别词(如“灾难”),选取2个样例词组成匹配组(如“灾难-飓风”、“灾难-海啸”)。任意其中一组将类别词做低度重复(3-6次中任选一类);另一组类别词做高度重复(11-14次中任选一类);再随机从其他类别词中选择2个不匹配样例词(如“灾难-学问”、“灾难-队员”)组成2个不匹配组,任意一组不匹配组做低度重复(3-6次中的任意一类),另一组不匹配组做高度重复(11-14次中任选一类)。在实验中,每一样例词只呈现一次,每一类别词都被低度重复和高度重复各20次,重复3、4、5、6次的类别词都是5个,重复11、12、13、14次的类别词也都是5个。刺激均随机呈现。 为控制实验误差,在实验中,将原来匹配组中高度重复的词组换成低度重复的次数,将匹配组中另一低度重复的词组换成高度重复的次数。将原来不匹配组中高度重复的词组换成低度重复的次数,将不匹配组中另一低度重复的词组换成高度重复的次数。同时,二分之一被试在进行类别判断时若属于同一类别属按“J”键,不属于同一类别按“F”键,二分之一的被试属于同一类别按“F ”键,不属于同一类别按“J”键。,达到按键平衡、消除按键误差。形成一个实验中4种实验材料。文献综述 5。结果与分析 数据处理时删去错误率大于20%的被试1名,对反应时进行分析时删去错误反应和M±2。5SD之外的数据。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