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前景分析(5)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自由贸易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发展现状前景分析(5)


   2007 年 1 月 14 日,中国与东盟签订《服务贸易协定》,宣布相互开放市场,并与
当年7 月1日生效。宣告了双方服务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11 年11月 18
日,在第1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峰会上双方签署了《关于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服
务贸易协议〉第二批具体承诺的议定书》,于 2012年1月1日生效。在协议框架的保
障下,中国—东盟双方的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自由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货物贸易一直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主导地位。但在货物贸易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
过度地消耗了原材料,并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归根结底,这是一种粗犷的贸易
增长方式。发展服务贸易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确保我国对外贸易健
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东盟双方都致力于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
根据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国分别在商业服务、建筑、运输、环境保护、娱乐文
体等五个服务部门二十优尔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开放市场;在第二批具体承诺中,根据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我国对商业服务、电信、建筑、分销、金融、旅游、交通等
部门的承诺内容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同时还进一步开放了公路客运、职业培训、娱乐
文化和体育服务等部门。在此基础上,中国—东盟双边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呈
上升趋势。双方在开放市场承诺的前提下,开展互利合作,优势互补,逐渐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同时,服务贸易在双方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成为新的增长点。目
前,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五大服务贸易合作伙伴,仅次于中国香港、美国、欧盟和日
本。 3.3 双方经贸发展互补性和竞争性共存
   中国—东盟在自贸区建设进程中双边贸易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的互
补性,但是由于双方在经济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国际分工的相似性,双方又不可
避免的存在着竞争性,并因此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
3.3.1双方经济的互补性
(1)由资源禀赋差异形成的能源、资源性产品以及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
中国和东盟各国在资源禀赋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表现性是比较直观的。中国
地大物博,但是由于幅员辽阔,加上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
较大的资源缺口,靠资源的自给自足根本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东盟各国处于
热带地带,有着丰富的热带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农业资源和矿藏。其中,东盟的棕
榈树、木材、橡胶、矿物燃料都是中国所需的进口产品,而中国的谷物、蔬菜、水果
和锌、铅、煤炭则是东盟国家所需的产品。这种资源禀赋的差异使得双方各取所需,
缓解了中国的资源压力,赋予了中国—东盟贸易关系一定的互补性。此外,双方在生
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差别也使双方的互补性增强。目前,中国是东盟初级产
品的重要出口国,农业原材料进口占中国从东盟总进口产品的 20%;而在具体的某些
初级产品中,相对于某些东盟国家,中国的初级产品仍具比较优势。此外,由于中国
存在着技术优势,机床、机械制品、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制成品也是我国向东盟出口
的重要产品。随着中国—东盟双方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中国寻求进口能源多元化,
在原材料和矿物燃料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而由于双方各具优势,资源禀赋互补性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