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出口贸易如何应对国际新环境(3)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

南通出口贸易如何应对国际新环境(3)


  第三,世界出现多种政治经济模式令西方深感不安。西方势力之外力量中心陆续出现,新兴大国崛起,G20出现新力量,改变了长期由北方主导南方、欧美主导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西方舆论称,远东的崛起“已经发动了‘争夺财富的世界战争’,他们实力的增强,导致‘西方衰弱’,他们的崛起是我们的衰退”。新兴大国政治经济模式各式各样,世界没有被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质化,面对新角色崛起,西方忧虑“威胁到我们的民主和自由”。
第四,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发展模式让西方感受到“重大威胁”。西方从未停止过对中国要崩溃的预测,并多次列出中国要崩溃的时间表:“北京政治风波”、苏联解体、邓小平逝世、香港回归前后、SARS期间、中国加入WTO、国际金融危机,都是西方预测“中国要天下大乱”的时间节点。冷战后的20年中国崛起了,这大大超出了西方的预期。曾提出“历史终结论”而名声大噪的福山主动修正自己的看法:“中国模式”的有效性证明,西方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思想宝库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然而,中国的崛起,又让西方患上了新的不适应症:中国的成功,西方“感觉到战略上的震动”,认为“中国模式”已经成为美国和欧洲自冷战结束以来首次必须认真对待的挑战。
2.2  国际环境变化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以我国为例,近10多来年, 中国一直被视为“世界工厂”,强劲的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源泉。回顾在2007年开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没有能够免受冲击。然而由于中国的金融行业没有大规模地参与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其金融行业遭受的冲击不大,中国金融行业避免了美国和其他西方经济体所遭受的困境。但是在危机的第二阶段,全球性的经济衰退还是给中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不良冲击。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海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萎缩,严重冲击了中国的商品出口。图2.1给出了以2005年不变美元价格计算的中国2007~2010年间的月度出口数据(左轴)及同比增长率(右轴,%) 。我们可以看到从2008 年10月开始,中国的出口额迅速下降,而从2008年11月开始,实际出口同比出现负增长,这种负增长一直持续了12个月,直至2009年11月,同比增长率才上升为0.66%。2008年7月以2005年美元价格计算的出口额为1539亿美元,此后两年时间内的实际出口皆低于该数值,直到2010年7月才达到1624亿美元。图2.2给出了2004年第一季度至2011年第二季度的OECD国家实际GDP季度同比增长率(左轴)和中国对外出口实际季度同比增长率(右轴)数据OECD国家的GDP占全球60%以上,因此其增长率基本上可以代表除中国以外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两图相比可以发现,外部经济增长率与中国出口增长率有很好的趋势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在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表现得特别明显。但出口增长率变化会滞后于外部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从图2.3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一直是上升的,在2009年第一季度达到了最高点。根据国际贸易的理论,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会也会抑制中国的出口。
3     南通出口贸易的现状
3.1  南通的历史性地位
南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抵黄海,南望长江,“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地处长江三角洲北部,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州隔江相望,被誉为“北上海” 。南通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拥有长江岸线226公里,其中可建万吨级深水泊位的岸线30多公里;拥有海岸线210公里,其中可建5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40多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南通成为中国沿海出口的主力军。再加上苏通大桥的建成通车,崇启大桥、沪通铁路大桥、崇海大桥等多条过江大通道的规划、立项、开工,洋口港、吕四港等沿海港口的建设与开航,建成和在建的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海洋铁路、沪通铁路、宁启高速、沿海高速、江海高速,使南通从长三角地区的神经末稍转化成接轨上海融入苏南面向太平洋的前沿阵地。一个以海港为重点,由海陆空立体交通构筑我国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将使南通成为长三角北翼的经济中心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中心,成为一个集江港和海港于一身的通商口岸,发展成国家战略要求的国际门户城市。区位条件的根本改变,使南通的区域经济竞争力有了质的飞跃,增强了南通经济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禀赋优势。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