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不可能》节目的主持艺术(2)
时间:2022-04-20 22:42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一、撒贝宁主持特点的体现 撒贝宁对我们来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在学校里也是有名的才子。专业的视角和北大赋予他在法律方面的前瞻性,使得他拥有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1999年1月,撒贝宁走入了观众的视野,开始主持《今日说法》。《今日说法》成就了撒贝宁,他的理性、机敏、睿智都在节目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成为了一位与众不同的主持人,为后来成功转型综艺节目主持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一个成功的主持人都有自己的主持特点,撒贝宁在节目中的成熟和睿智,是通过不断地磨练和积累逐渐沉淀与形成的主持风格。 (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献综述 由于撒贝宁法学专业的深厚积累以及后来在播音道路上的历练,使他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扎实的主持艺术功底,所以在节目中彰显了他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主持人只有储备丰富的信息,才能在节目里不露痕迹的引起观众的共鸣,吸引观众注意力。主持人撒贝宁在《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时常会不经意的说一些经典妙语,例如在20151018期中介绍清华美院高材生王昱珩“微观辨火”项目时,他很巧妙的用了成语“洞若观火”,这一词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清楚的就像看火一样,通过这一词语的运用让观众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这个项目的具体内容,更体现出了王昱珩的超强观察力和超强记忆力,在常人看来都一样的火苗,在他眼里就像每一张不同的脸;这就使观众更加明了挑战项目的难度,对挑战者产生敬畏之感,构建了挑战者与受众之间的知识纽带。主持人的语言水平直接影响着节目的质量和艺术的感染力,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116-117。]在20151011期李美燕挑战“蒙眼立啤酒瓶箱至24层”一半的时候,撒贝宁借用刘向《战国策·秦策五》里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他用这句话来比喻做事情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也借此来告诫挑战者不到最后关头就不是成功,鼓励她要坚持下去,同时也向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传达坚韧不放弃的信念。他成语的使用既增加了节目的文化内涵,又表现出了自身的高文化素养、丰富的主持经验。撒贝宁的主持艺术不仅展现了个人魅力,还使节目更具有可看性。 (二)睿智冷静、随机应变的控场能力 《挑战不可能》节目的录制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节目本身就具有冒险性,挑战过程和结果也是无法预想的。挑战者临场发挥失败、准备不充分、身体出现问题等等,这就需要主持人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撒贝宁把法制节目中的敏锐、冷静、理性、独特的风格特质带到《挑战不可能》中来,使节目进行的更加平稳。在2015913期节目开场时撒贝宁PK何聪发用飞机吹蜡烛,由于不会控制飞机所以没有将蜡烛扇灭,面对这样的局面,撒贝宁手拿飞机扇灭了蜡烛,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很机智、幽默的化解了现场的尴尬,还使得观众开怀一笑。作为《挑战不可能》的主持人不仅要照顾到挑战者和观众的情绪,还要和嘉宾有一定的默契配合。在20150920那期节目中,刘藤挑战逆折身体穿过通道项目,当她挑战到最后一个通道时多次尝试都没有成功。在原则上是挑战失败的,但是周华健因为被刘藤的毅力所感动,做出了一个令全场都意外的决定,在主持人还没宣布挑战成功时提前给了刘藤一票,撒贝宁对于周华健的举动也感到十分的惊讶。这让作为主持人的撒贝宁处于很被动的状态,现场也稍稍的有一点尴尬,这时撒贝宁转而笑着说:“华建老师,如果需要表达诚意,我建议您把她的通道自己走一遍,您感受一下。”瞬间化解了现场的紧张气氛,并且代表节目组宣布刘藤挑战成功,不仅给了观众所期待的结果,又让周华健不失面子。撒贝宁重复挑战规则时营造出的气氛其实是为后面的反差做铺垫的,他抓住了观众的心理特征,继而又给观众一个“惊喜”,使得全场尖叫欢呼,满足了大家内心的期望,让本不能通过的刘藤最终进入了荣誉殿堂。撒贝宁的这种睿智冷静、随机应变的控场能力在《挑战不可能》中充分的发挥了出来,他独特的主持艺术使得节目的收视率保持居高不下的态势。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