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事件中媒体的应对策略(4)_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移动版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突发性事件中媒体的应对策略(4)

(二)媒体对及时性和真实性权衡不到位

在网络媒体兴起的新时代,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或者其他社交网站都成为了信息传播的平台,传统主流媒体已经不是信息发布的唯一渠道,早已失去了垄断信息进而进行控制和引导舆论的地位。而且传统媒体有自己的局限性,比如纸质媒体有一定的版面限制,文字和图片都要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排版印刷都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消息传播相对滞后。同样,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有限,其所能呈现的声画信息便有了一定的限制,想要第一时间播报,只能制作成短消息简单地叙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缺少更深入的挖掘,而且后期制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就算采集信息再及时,也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发布出来。在传统采集信息,验证信息正确性,没有办法在及时性上占的先机,在播报信息的过程中就给了流言滋生的机会。虽然相比传统媒体,社交媒体发布信息便利,能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将事情传播出去,但是缺乏专业权威的信息发布者,媒体监管不到位的社交媒体是流言的主要来源。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的方式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布文字信息而且不用经过任何监管验证,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以配上图片和视频,比较直观。虽然新媒体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信息,注重信息发布的及时性,但是却不能满足信息的真实性。由于信息较为破碎化,群众所看到的片段并不能决定一个事件的性质。2016年3月份在网络上引起讨论的玩具车碰瓷事件,一开始放出的视频中一位老人跌坐在地上,旁边是一位小女孩和他的玩具车,小女孩看上去非常害怕。视频一出,再配上有指向性的文字解说,新闻舆论指向是老人恶意碰瓷小朋友,导致网友大规模讨伐该老人,各种侮辱谩骂的评论多达上万。然而,后来事情发生了反转,老人确实是被玩具车所撞,并且还导致桡骨骨折,老人并没有敲诈勒索还婉拒了女孩家人的更多赔偿,老人不堪侮辱,这才站出来澄清事实,但是该新闻的关注度远远不及之前的谣言的关注度。在事件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不单单是信息的接收者,他们可以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影响更多的人。处在舆论风口浪尖的话题,参与的群众越多,带来的影响深度更大。但是每个人因为受教育水平不同,自身的判断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于虚假或者片面的信息就很容易三人成虎,再被一些网络言论煽动就会变得偏激,没办法客观地看待问题,发表的言论都带有很严重个人情感,谣言就会由此产生。谣言一旦生成,其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波及到的人员也会成几何裂变形式增长,等到传统媒体报道正确信息的时候,舆论已经发酵到难以挽回的地步了,给牵扯到舆论中的人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

(责任编辑: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