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不能尽孝愧对娘》的演唱分析(2)
时间:2022-07-10 22:38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一)词曲作者 《野火春风斗古城》的词作者是总政歌剧团剧作家孟冰编剧、王晓玲作词。 王晓岭,河北定州人,我国著名词作家。1969年入伍,作为我国一级编剧,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作为我国的文职将军,曾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从事创作,任职过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团长。在任职期间获得多种奖励,如:解放军文艺奖,并且多次荣立二等功,为我国文艺事业做出不少贡献。其代表作有耳熟能详的《三唱》、《咱当兵的人》等。 王祖皆,张卓娅,均为我国著名作曲家,“新”与“美”是其致力追求的美学境界。王祖皆,张卓娅是富有追求的作曲家,他们的创作原则是“继承、融合、创新”,“绝不走老路”是他们的座右铭。因此,他们将音乐民族基础与时代意识相融,用新语言演绎歌剧思想。在创作中,两位作曲家注重浓郁的民族风格,加上优美的旋律更加生动地突显出人物的音乐形象,这是他们在创作民族歌剧时获得的宝贵经验。代表作有《芳草心》、《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优秀的、深受群众喜爱和兼具研究价值的文艺作品。[1]论文网 (二)创作背景 本唱段的创作背景包含了其所依附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词曲作者自身的背景。歌剧的背景为冀中古城的抗日斗争,当时的抗战极为艰难复杂,主人公便是其中被派到冀中古城领导抗日活动的杨晓东。歌剧的一幕幕战斗场面是由以杨晓东为代表的地下工作者与日伪军所展开的,全民在领导下的抗战面貌得以呈现。为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诞生80周年,总政歌舞团给人民军队和全国人民送上了一部全新版经典红色民族歌剧,这既是这部剧的目的所在,也是其意义所在。 二、《不能尽孝愧对娘》的艺术特征分析 《不能尽孝愧对娘》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每一部艺术作品都有不同的艺术特征,创作原型可奠定整篇文章的基调,表现手法是为了补充语言表达的不足,结构内容是整个歌剧的主干部分,艺术作品的价值之一就是欣赏性强,旋律是对观众心理的把控。艺术特征是艺术作品存在的重要程度的体现,艺术特征的借鉴性强主要体现在艺术作品的价值上,借鉴性强,作品价值越大。 (一)创作原型——河北民歌 河北民歌,是一种民族音乐。这种民族音乐具有质朴、淳厚的情怀,基调或悲壮凄凉,或婉转动听。河北民歌多以描绘现实生活,也有一部分是歌颂历史人物的,因此,其蕴涵着劳动人民的淳朴性情。《不能尽孝愧对娘》充分体现出河北民歌的特色,用简短、精悍的语言及朴实的田园风光场景演绎出同根之情,增强了歌剧的情感穿透力。除此之外,《不能尽孝愧对娘》中大跳的音乐安排在河北民歌经常出现,图中小字二组3到小字二组的6上行跳进四度、级进上行后迅速接下行小字二组3到小字一组6的五度大跳。[2] (详见图1) 图1 第一小节至第二小节、第五小节 在河北民歌中,有此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媳妇走娘家》中小字二组1到小字一组3的六度大跳。 (详见图2) 图2 第一小节 河北民歌的辽阔、高亢、粗狂的特点通过大跳的运用而凸显,悲壮的感情基调强烈,从而表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愧疚与自责。 (二)借鉴传统戏曲手法 中国古典戏曲堪称国粹,以其极具艺术魅力的表现形式,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华戏曲发展极快,衍生出多个种类,其中京剧、黄梅戏、越剧、豫剧、评剧是中华戏曲的核心。“哭腔”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润腔手法,《不能尽孝愧对娘》中的杨晓东句句呜咽就是“哭腔”在唱段中的体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不能尽孝愧对娘的低沉和悲痛情绪的正是由于“哭腔”的润腔手法的运用。文献综述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