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典故的文化价值与实现(2)
时间:2022-09-26 22:53 来源:毕业论文 作者:毕业论文 点击:次
川汇区:“大禹治水”,出自《三海经》[4]。 讲的是:三皇五帝时期,禹父子二人受命尧舜,开通了九河,用来治理水患,完成了治水大业。在周口市川汇区东南现存有“观水台”(水灌台)遗址。 沈丘县:《千字文》:周兴嗣,南朝项县人,也就是今天的项城市人。擅长写作文,仅仅用了一昼夜的时间,就编出了《千字文》。成为了我国著名的启蒙教材之一。 项城市:(1)“应玚著书”:应玚是东汉时期的南顿人,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项城人。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有流传后世的《应玚选集》。(2)“光武帝巡南顿”:光武帝刘秀在少年时期,曾在当时的南顿,也就是现在的项城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待他当了皇帝,故地重游时,免了当地人民的二年租税。老百姓感念其德,因此在当地建造了光武帝庙。 扶沟县:(1)太医甄权[5]:甄权是隋唐时期的扶沟人。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太医,给别人治病,往往是一针就见效。他所绘制的彩色《明堂人形图》成为了医学针炙史上的杰作。(5)“程门立雪”相传,一日杨时,游酢二人来到扶沟书院(现称为大程书院),来拜见程颐。在门外积雪达到一尺多深的时候终于见到了先生。后人经常用它来比喻虚心学习,诚恳求教的人或者对有学问的长者的尊敬。(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语出《庄子·山木》大概意思是:螳螂正想要捕捉蝉吃,却不知道它的身后有只黄雀。,也想要吃它。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它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扶沟县陵岗。现在我们用螳螂捕蝉来比喻目光短浅,没有远见的人。用黄雀在后面来比喻有后顾之忧的人。论文网 商水县:(1)“曹丘生游说”:曹丘生,战国南顿人,也就是周口商水人。辩功极强,游说天下,使秦国在当时名扬天下。(2)“陈胜起义”: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道:陈胜,周口商水人。秦二世元年七月起义,和吴广联手建都于陈,国号“张楚”。这是中国封建史上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3)“袁安断狱”:《后汉书•袁安传》中记载:袁安是周口商水人,官指太傅,司空,司徒。断案十分果断,为人们所称赞。 西华县:(1)“女娲补天”: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传说女娲用五色土补天,捏土造人。周口西华城北有春秋时期女娲城的遗址。(2)“武丁灭蝗”。武丁,子姓,名昭。即商高宗,在位时间一共59年。武丁伐夷方时,途径过西华。遇到了蝗灾,因此他就率领兵民灭了蝗灾。后来商高宗去世了,就埋葬于西华县内。(3)“箕子读书”。箕子,即商纣王的庶兄,官太师。纣王无执政,昏庸无道。因箕子谏言而被纣王囚于今西华县,后箕子发愤读书,遗迹有箕子读书台。 太康县:(1)“太康失国”:夏王启的儿子太康继承其王位后。荒淫无度,沉迷酒色,不修政事。促使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在其弟仲康之子继位后,终被后羿赶走。(2)“民为邦本”:出自《五子之歌》。在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继承了王位,但是他沉迷酒色、荒淫无度、不思进取。老百姓为之感到悲哀。等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时,后羿趁此机会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就说:“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后来人们用民为邦本,来形容国家的根本是百姓,以此说明百姓的重要性,提醒统治者要重视民生。(3)“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大意就是谢安是陈郡阳夏人,也就是今天的周口太康人。他不愿做官,就隐居在东山生活。直到四十多岁,他才愿意重新出来为政当官。因此人们把谢安隐居东山并重新出来做官的事情称之为“东山再起”。后来就用它来指某人再度出任要职,或者比喻失去权势后又重新得到了重用。 (责任编辑:q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