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黑麦是除了小麦之外主要的面包谷物。然而黑麦作为食物的世界年度平均消费量只有1 kg / 人,波兰,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超过35 kg / 人,芬兰,丹麦,瑞典和德国10~15 kg / 人。全谷食物的摄入与某些慢性疾病发病率的降低有关[14,15]。
1。2。2 ARs的生物活性
(1)抗细菌、真菌、寄生虫
研究显示,银杏提取物、紫金牛、肉豆蔻的种皮和腰果壳液中ARs具有抗菌活性,并且对革兰氏阳性致病菌、植物病原菌具有更高的活性,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没有或只有微弱的抑制作用[1,8]。研究发现,苯环上的羧基基团能显著提高其抗菌活性[8]。
实验表明,ARs抑制真菌的活性低于其抗细菌活性。果皮中5-n-(庚烷-12-烯基)和C15:0在芒果抗真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Reiss等实验结果表明,黑麦中C15:0和ARs的混合物能显著抑制苹果霉心病病原、花斑曲霉和青霉的生长。大麦种子对黑曲霉和青霉菌的抑制作用归因于种子表皮蜡质中的ARs[1,8]。
实验结果显示,腰果中长链(C > 13)ARs具有抗寄生虫的活性,对引起血吸虫病的寄生物具有抑制作用,C15:0活性最强。ARs活性与侧链的不饱和度成反比。在浓度为3。5 µg/mL时,ARs能够彻底根除寄生虫,其活性比乙胺嗪高100倍[8]。
(2)抗氧化
最近研究显示,通过化学方法发现5-n-ARs并没有强的抗氧化性。在血浆铁还原能力测定(FRAP)中,ARs被用来检测其抗氧化性。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研究中,ARs被用来检测是否具有氢原子贡献能力。但是,同样的化合物在体外实验中能够显著抑制Cu2+引起的人类LDL氧化。研究者认为,其抑制作用归因于ARs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抑制LDL氧化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形成过程,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食用全谷食品能够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6]。
研究结果显示,C15:0可以降低油脂氧化的速率。黑麦ARs混合物能保护磷脂双分子层使其免于铁离子引起的氧化。C15:0可以抑制H2O2引起的红细胞膜氧化。
Chandrika 等[17]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小麦酚具有强抗氧化性。
(3)抗癌
许多酚类化合物抗癌活性已被证明,但能够证实ARs抗癌活性的证据却不多,目前大量研究都是基于体外模型的。ARs可以降低某些间接诱导剂的诱导活性[5]。在埃姆斯(Ames)试验中,ARs能显著降低4种标准诱导剂的诱导作用;在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试验中,ARs能显著降低染色体的交换频率。Gasiorowski et al。发现ARs能加快具有基因毒性的被损伤细胞的凋亡速率,抑制癌细胞的形成,且该作用与链长成反比。在Cu2+存在的条件下,ARs能使DNA解链。ARs使DNA解链的机理被认为与抑制Cu2+引起的LDL氧化相同[1][5]。
汤卫国等研究中,C17:0,C19:0,C21:0,C23:0,C25:0可不同程度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LoVo),人肝癌细胞株(HepG2)和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肿瘤细胞的生长,C17:0作用最显著,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4]。
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ARs在预防肠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鼠和体外模型的实验证明ARs能够预防结肠癌[8]。
(4)与膜相互作用
亲油性和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活性是ARs最重要的特性。ARs能够影响多种双分子层运输系统。与烷(烯)基间苯二酚孵育后,红细胞和脂质体的渗透性发生改变,小分子能够透过膜。研究发现,ARs能够插入到人红细胞。ARs可参与红细胞膜-水运输系统,增加水的渗透性。在C19:0和C19:1存在的条件下,红细胞和脂质体中5-氮氧自由基硬脂酸和12-氮氧自由基硬脂酸的自旋探针增加。含ARs的膜比磷脂双分子层能更有效地保护细菌孢囊[7]。ARs对磷脂囊泡的作用取决于它们定位的不对称性。当这些两亲性物质在膜形成时预先并入,形成的脂质体能够有效地将水溶性溶质包裹进去,25 h后仍在脂质体中。此外,由ARs和磷脂酰胆碱混合物制成的脂质体在经过8次冻融循环后比用磷脂制成的脂质体小几倍且更均匀。经ARs修饰的脂质体在4 °C和20 °C温度下,40天后仍保持稳定,而通常脂质体在10天后发生聚集。不同混合物形成的双分子层的研究显示含ARs脂质体比磷脂形成的脂质体更稳定,更均匀。这一点使得ARs可应用于脂质体药物释放。 烷基间苯二酚抑制α-葡萄糖苷酶作用的柔性分子对接(3):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129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