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南部区域是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但是淮安市北部地区属于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906毫米到1007毫米之间。降水多集中于南部,北部较少,相比较东部多于西部。年降水变化非常明显,,夏半年降雨集中,夏半年降水比较集中。春夏之交梅子成熟季节多锋面雨,称为"梅雨”或"霉雨”。在每年最高降雨量可达1700毫米以上,降水量最少的年份只有500毫米,整个淮安市发生干旱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筛选出一种抗干旱的小麦品种对于提高当地的小麦产量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本文以淮安市农科院提供的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PEG6000胁迫干旱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情况,旨在为小麦的抗逆栽培和提高小麦的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与方法
材料:淮麦33、淮麦29、淮麦20、周麦18(均为淮安市农科院提供)
PEG6000(W/V)等
方法:选择上述不同的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营养膜法进行小麦幼苗培养。挑选饱满整齐4个不同品种的小麦种粒,用1.0%的NaClO消毒20min后,用自来水反复冲洗三次左右,25℃恒温避光培养中用清水培养24h,等到小麦种子露白后,挑选露白均匀一致的籽粒用镊子排放在盛有营养膜的塑料盆中置于日光温室里培养。将每个品种的小麦分为3盆,每盆均为30株,置于相同的实验室环境下进行培养,培养约两个星期左右,等小麦幼苗培养至两心一叶时,用浓度为20%PEG6000(W/V)进行处理,是为了造成一种干旱胁迫条件,5d后随机抽取植株进行植株形态与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2.2 测定方法
鲜重的测定:将小麦植株用滤纸吸干,最后用1 / 10000天平分别测定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
干重的测定:将小麦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放置1050C烘箱中杀青20min后,于700C烘箱中放置24h。用万分之一天平测定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重。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采用丙酮浸泡提取比色法来完成[6]。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6]。根系活力的测定采用TTC法[7]。POD、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先统一提取酶液,然后采用愈创木酚法测定POD 活性[7],核黄素法测定SOD 活性[7],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8]。
2.3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分析主要使用WPS 进行数据处理和图表的制作,所有数据均为3 次试验重复的平均值。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多重比较使用Duncan 法(n=3)。
3 结果与分析
3.1 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生物量的差异
如表1所示,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的小麦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的影响经方差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淮麦33幼苗的地上部分鲜重最大,周麦18的地上部分鲜重最低,淮麦33与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的地上部分鲜重差异显著,淮麦33的地上部分鲜重分别比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高48.88%、34.62%和75.02%。
淮麦33的地上部分干重与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差异显著。淮麦33的地上部分干重分别比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的地上部分干重高38%、36.63%和75.8%。
淮麦33的地下部分鲜重与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差异不显著。淮麦33的地下部分鲜重分别比淮麦29、淮麦20和周麦18的地下部分鲜重高13.64%、13.64%和8.6%。
对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不同品种小麦幼苗地下部分干重差异并不显著。实验表明:淮麦33的地上部分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能保持住水分,生产力较高。
表1 干旱胁迫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生物量的差异 水分胁迫下不同小麦品种幼苗生长特性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6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