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生物论文 >

药用植物中非经典抗菌活性部位或活性分子的发现(2)

时间:2021-02-28 21:55来源:毕业论文
22 1 引言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最为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疾病,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主要手段。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或高等动植物

22

1 引言

感染性疾病是临床最为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疾病,抗生素是治疗感染的主要手段。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或高等动植物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某些其它活性物质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由于滥用抗生素,使得细菌的耐药率持续增加,越来越多新的多重耐药菌株在临床被上被发现,感染慢慢成为人们面临的一种越来越难治疗的疾病。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细菌多重耐药的表现之一。论文网

细菌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 BF)是由许多细菌附着于一个物体(或人体组织)的表面,通过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质蛋白、多糖蛋白等,并将其自身包绕于其中而形成的大量高度组织化、系统化的膜样聚合物。它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在生长过程中附着于固体表面有利于生存而形成的特殊存在方式[1]。其中,在医院内整形外科装置、导尿管、假肢、腹膜透析插管、人工心脏瓣膜、静脉插管等植入性医用器械表面以及坏死骨片、牙齿、囊性纤维化的肺叶等,常常是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重要场所之一[2]。细菌生物被膜感染常常反复发作、难以控制、迁延不愈。葡萄球菌属如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临床的常见致病菌,也是产生细菌生物被膜的常见细菌。葡萄球菌属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感染已成为临床细菌感染难治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通过产生细胞间脂多糖、糖蛋白等聚合物,可以保护其中的细菌不受多种抗菌药物和消炎药物的杀伤作用,并且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细胞的吞噬作用,致使感染反复发作和难以根治[3]。临床上许多难治性细菌感染与此密切相关, 它在医院内感染中占到了60% 以上[4],如何预防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消除已经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是目前医学面临的一个棘手难题,然而在体外游离的单个细菌细胞却是实验室的主要研究对象。

本文拟以在体外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被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在96-孔微量培养板中培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及探讨用天然药物抑制其形成情况。目的在于筛选出具有抑制和破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天然药物提取物,为天然药物提取物抑制和破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引起的难治性、复发性和继发性细菌感染发挥较好的临床指导作用,进而揭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

1.1 细菌生物被膜介绍

1978年Costerton首次提出细菌生物被膜的相关理论[5],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人们才开始对细菌生物被膜进行深入研究。1987年,Costerton等人又报道了细菌生物被膜的致病特性[6]。根据报道,无论哪种致病细菌在成熟条件下都可以形成细菌生物被膜,一种细菌生物被膜可由同种或不同种微生物形成。细菌生物被膜的性质不同于浮游有机体微生物,浮游细菌对抗生素是敏感的,而细菌生物被膜对多种抗生素、消炎药及宿主的免疫反应是不敏感的,具有很强的抗吞噬、抗趋化能力。临床上发现即使反复长期试验证明有效的药物,也不能有效抑制和完全杀死细菌生物被膜。

1.1.1 细菌生物被膜的组成成分

细菌生物被膜中水份含量可达97%之多。除了水和细菌以外,细菌生物被膜还含有细菌分泌的大分子聚合物、吸附的营养物质、细菌菌裂产物和细菌代谢产物等。具体的组成成分包括表面蛋白、多糖基质、粘液多糖蛋白、纤维蛋白、脂蛋白、磷脂、肽聚糖、RNA、DNA等多种多糖蛋白复合物和其他的大分子化合物。其中,藻酸盐是细菌生物被膜的主要成分之一[7],它的机械屏障作用成为其抗药的机制之一,其可以使细菌原来敏感的抗生素很难穿透藻酸盐膜,无法与其中的细菌接触。藻酸盐还可以直接抑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趋化及吞噬作用,引起免疫逃逸。也可以阻断中性粒细胞的钙离子通道,并且避免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使中性粒细胞不能有效表达。与趋化性有关的受体的趋化性减弱,细菌生物被膜周边组织的炎性反应也减弱,白细胞释放因子减少等。 藻酸盐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 IL-8、IL-12、IFN-y 等物质及白细胞源性B4产物,引起炎症反应。 药用植物中非经典抗菌活性部位或活性分子的发现(2):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7049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