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一直都是土壤研究领域的热点,早期研究时很多 情况不能进行准确的分析判断。关于空间异质性研究起初的分析多使用传统统计 法,地统计学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Campbell[4](1978)运用地统计学原 理对两个区域的含沙量和 pH 的空间变异进行分析;20 世纪 80 年代初,Webster[5]
(1984)成功将地统计学运用到土壤研究中,充分证明了地统计学在该领域的实 用性和科学性,并首次引入区域化变量这一概念,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土壤养分空
间异质性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此后地统计学便一直广泛适用于该领域的研究 中。早期的统计学在研究土壤异质性时要求在研究地区内均匀采样,这使研究区 域受到局限性,所以早期的研究只限于较小的区域范围内。后期在 Yost 等[6]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1985)科学家尝试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土壤养分大尺度范围下的空间变异性, 探究了夏威夷岛上的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土壤钾、钙、磷、镁含量空 间变程在 32~42km 之间。在这些科学家的研究推动下,土壤养分分析研究方法 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国内对于森林土壤的研究从借鉴德国的经验开始,早期借鉴了欧洲许多国家 的研究技术与思路,并且在近十多年来得到了许多的研究成果。梁二、王小彬和 蔡典雄[7](2007)运用空间自相关法对河南 1958 和 1985 年两个时段的有机碳储 量分布进行研究描述了河南省两次土壤普查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空间变化。刘 庆、夏江宝和谢文军[8](2007)运用半方差函数和 Moran.SI 两种空间分析法研究 了山东省寿光市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来探究两种分析法的差异与准 确性。魏孝荣和邵明安[9](2011)研究了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研究,得出其土 壤异质性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周慧珍和龚子同[10](2006)在土壤空间变异性的 研究中利用半变异函数探索了 pH 值、AP、AK 与高程和坡位之间关系,发现 pH 和高程之间有很大的依赖关系,AP 小范围的变化可能是农田利用或植被类型造 成的,有效钾沿着坡位重新分布并显示了比较好的空间自相关。孙义祥、吴传洲 和朱克保[11](2011)针对安微芜湖上土壤有效磷的变异特点用不同插值法进行研 究分析,交叉比较验证了 4 种插值法的效果。汪宏和任国业[12](2008)利用克里 格插值法与反距离插值法研究了成都地区耕地质量概况,并对两种插值法研究结 果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在成都地区高低质量的研究反距离插值法要比克里格插值 法更精确的结论。随着国内科学家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土壤养分方面的成果被 发掘了出来。
庐山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3):http://www.youerw.com/shengwu/lunwen_77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