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正在飞速的发展中,伴随着经济的景气,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也在不断上升,同时也使得通货膨胀不断加剧,居民的痛苦指数也上升,因此本文通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其相关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研究如何使得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减缓增长速度。
本文的基本研究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讲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进入正文,先介绍相关的名词解释。第三部分依据我国2005—2015年CPI的波动趋势进行了分阶段的分析,得出了各阶段消费者指数波动的特征。第三部分先对消费者价格指数进行理论分析,再根据理论选取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货币供应量、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研究,其中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作为因变量,建立模型,进行消费者价格指数波动原因的实证研究分析。这部分分析内容分为两块,第一块内容为各个因素单独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第二块内容为多因素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整体影响,作多元分析。第四部分是根据第三部分的分析结果,根据各经济指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程度,提出若干有利于稳定我国消费价格指数的相关建议。
本文是先根据2005—2015年的数据,对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作统计分析,然后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利用EVIEWS对各个经济指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作单因素分析,再最后对11年来的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EVIEWS,SPSS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
二、相关基本概念
(一)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消费者价格指数衡量的是代表城市消费者购买的、固定的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成本。它是反映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则将伴随着通货膨胀的出现。另外消费价格水平是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故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直都是各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焦点。
(二)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报告期物价总水平同基期物价总水平的比率,用来衡量物价上升的速度。通货膨胀会降低一定量货币的购买力。通货膨胀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数量公式: ,其中M表示的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表示的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表示的是一般物价水平,T是社会总交易额 。如果P增长的百分比比T增长的百分比更多,那么物价水平就比产出上升的更快,从而通货膨胀产生。
(三) 货币供应量(M1)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为社会经济运转提供的货币存量。狭义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M0)与活期存款的总和。在美国,M1包括个人和企业拥有的现今和旅行支票加支票存款。M1不包括银行持有的现金,也不包括美国政府所拥有的现金和支票存款。货币供应量的大量供给会使人民币购买力下降,从而影响到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变化,所以货币量的供给也是影响价格变动的重要因素。
(四)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经济中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 关于消费者价格指数及其相关经济指标的统计分析(3):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15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