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发散思维的概述
2。1 什么是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 。要求学生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拓宽思路,以探求不同的、独特的见解。
2。2 发散思维的特点
2。2。1 流畅性
流畅性是指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以及较快地适应、消化新的思想概念 。在短时间之内产生的观念越多,就表示个体的心智越灵活,思路越通达。
2。2。2 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思索问题的过程 。显而易见,就是要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的思维方向,学会变通。
2。2。3 独创性
独创性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对问题能够提出独特的、新颖的见解 。发散思维的最核心的特征就是独创性,在典型的例子中也可以变中求活、新中求广,对已知的东西大胆的怀疑、敢于提出异议和突破常规。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发散思维注重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以追求与众不同的结果,它的形式与内容都带有“活”的性质。发散思维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大胆的提出假设,它不局限于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会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思考的路径会向着不同的方位扩散。最终的结果有可能由已知导出未知,发现新信息,开拓新领域 。正如吉尔福特所说:“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最明显的标志,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换句话来说,我们的思路离不开发散思维,否则就会导致思维的定势甚至枯竭。
3 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以集中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这对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数学思维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特别是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为创造性思维是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的辩证统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勇于探究事物的根源,对新事物特别敏感,而且容易接受新的事物。在人的思维发展历程上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以直观思维为主,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以自己的感性经验去解决问题 。发散思维具有发散性与可变性、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着四个特征,而我们的学生心灵中都埋藏着巨大的发散思维的潜能,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思维活跃,用于探究事物的根源,对新事物特别敏感,而且容易接受新事物。因此重视培养小学生发散思维是十分有必要的,且具有以下意义:
3。1 有助于优化学生数学思维
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学生的大脑也处于不停地思考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这样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解题的思路也更加多元化,解题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化,也能及灵活的转换解题的思考方向。最终能够使学生根据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问题,有针对性的确定解题的关键,并随着题中条件的变化,灵活、敏捷地转变解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例如,11&pide;7×35如果学生按原有的运算顺序去计算,必须得取近似值才能把结果算出来。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那么就能很快的将问题变通,计算出正确的答案:11×35&pide;7=55。这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算式的特点进行变式计算,学生的思维就会变得很灵活,对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他们的变通能力和独创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好处。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199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