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采用生态足迹计算法对南京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做出一系列评估,从而对南京市土地利用进行整体探讨研究,并依此对南京市未来土地规划提出有关的建设性建议及措施,对于南京市土地利用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从而期待真实有效的改善区域内可持续发展现状。
2 南京市土地利用评价
2。1生态足迹及其计算方法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由加拿大教授威廉于1992年提出的生态足迹模型,是指某具有生产力的地域空间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并有能力消纳废弃物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应用意义在于预估要承载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该区域需要一定的面积生产人口消耗的资源,并且还需要一定的面积去吸收人口产生的废弃物。经过产出和消耗进行对比而判断出当前区域土地经济状况和人口消费情况,以便对未来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详细科学的规划及建议。
1996年马希斯·威克那格(Mathis 。 Wackernagel)提出生态足迹计算模型并应用推广。生态足迹算法基于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的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大小[2],在区域的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3],再经过比较该区域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利用数据分析说明,确认区域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负荷情况。其基本理念为把人类消费的物质和生产物质的的生态地域进行关联,从而衡量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均衡关系。
生态足迹算法与生态承载力算法可以依照以下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计算i种类型商品的年消费数量Ci(kg)。
Ci=(Qi+Ii-Ei)
即产出+进口-出口。公式中:Q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年产出量;Ii为第i中消费项目的年进口量;Ei为第i种消费项目的出口量;i为消费项目的类型。
第二步,i种类型商品的年平均生产能力Pi(kg/hm2)。这里一般采用世界年平均产量来代替区域年平均生产力。
第三步,i种类型消费项目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Ai(hm2)。
Ai=Ci/Pi
第四步,总生态足迹EF(hm2)及人均生态足迹ef(hm2/人)。
EF=γj *∑Ai
ef=EF/N论文网
上述公式中:γj为土地均衡因子,N为人口总数,j为生物生产性土地类型(包含6类)。由于各个类型的地块,如草地、林地、耕地等其生产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相互之间无法之间直接比较,从而依赖土地均衡因子[4]。均衡因子根据植被的的净生产力进行计算大致可得出:耕地为2。8,林地为1。1,草地为0。5,建筑用地为2。8,水域为0。2,化石能源用地为1。1。通过均衡因子对各个用地类型的调控,使得生产性土地面积可以进行宏观对比。
第五步,总生态承载力EC(hm2)和人均生态承载力ec(hm2/人)。
EC=yj*γj *∑Aj
ec=EC/N
公式中,A为占有的第j类生物生产性土地(包含6类)的面积(hm2), yj为产量因子[5],γj为均衡因子。
第六步,计算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ED。
ED=EF-EC
公式中,ED通过两者差值反映区域是否生态赤字或盈余。
2。2 数据处理与生态足迹计算
本文对南京市2011-2016年生态足迹测算过程中基础数据主要来自《南京市统计年鉴2011-2016》[6]与《江苏统计年鉴2011-2016》[7]。
详情见表1、表2和表3。
表1 南京市2015年生物资源的生态足迹
项目分类 世界平均产量(kg/ hm2) 南京市人均消费量(kg) 总生态足迹(hm2/人) 生态足迹分析的南京市土地利用研究(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201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