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数学论文 >

一年级新生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调查与研究(3)

时间:2020-01-09 21:11来源:毕业论文
因为每个学生就像一个树上不同的树叶,在数学基础理解程度和专业所学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问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在导数解

因为每个学生就像一个树上不同的树叶,在数学基础理解程度和专业所学上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问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概念掌握情况以及对高等数学教育方面的切身看法,了解不同性别、专业学生对导数应用的差异以及存在的困难,其理论价值可以为教师提供学生们的反馈,并以此为参考,引导大一学生如何利用导数(高等数学)知识来一些解决实际问题,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导数产生背景

大概十七世纪前后,微积分作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开始出现,但是实际上,古代其实就已经有了微分和积分的思想了。[2]早在春秋时期庄周在其所著的《庄子》的“天下篇”书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东汉刘徽割圆术中记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和体而无所失矣。” 这些其中就包含了极限微分的概念。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在探索解决抛物线下面积的难题中,可以看出存在有近代微积分学的思想。十七世纪以后,全世界尤其欧洲文艺复兴后,自然科学得到极大发展,同时有许多数学计算问题需要解决。很多知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都为处理解决此类问题做了巨量的研究工作。在数学界众前辈探索的基础上,著名数学家牛顿和德国的莱布尼茨在相近的时间独立的从不同角度开始研究导数这一问题,1671年牛顿撰写发表了《无穷级数和流数法》,在该书中他否定了以前自己的看法,即变量是各无穷小元素的集合变量,并且称变量为流量,且变量的变化率称为流数,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导数,实质即为变量的函数决定当变化趋于零时的极限。1823年柯西初步定义了导数的概念,在三十年后,维尔斯特拉斯创造了语言,对微积分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极限重加表达,也就是现在通行数学分析课本上的概念。

1.2.2国内外导数课程的发展

1.2.3国内外关于微积分中导数教学的差异

 1.3当代大学生导数学习状况

【6】东北师范大学教师秦德生在针对学生对于导数的理解水平及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发现和总结了学生对变化率的理解;对导数应用的理解;对导函数的理解;对导数意义的理解;对导数计算能力的理解水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具体的数据对比分析和图表比对差异可观察到学生对导数物理意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学生对导函数的计算反映良好,变化率的理解水平基本相当,差异不显著;对逼近极限思想的理解程度不高;导数应用解题能力发展不平衡;导数计算能力整体表现很好(秦德生,2007)。

【6】连茂廷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对大学生和高中生关于导数的理解存在的差异和问题做出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同时对高中阶段的教学环节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建议论文网。连茂廷教师选取了某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大二学生和高中二年级(理科)作为对比研究对象。该调查显示:大学阶段学生和高中阶段学生对于导数理解水平差异上只限于切线的斜率和函数的瞬时变化率等,高中生没有真正掌握函数瞬时变化的实质;大学生相比于高中生对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化问题的能力较强,高中生对导数与生物和物理等学科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差;高中生重运用导函数解题,而大学生则重于形式化概念的理解和与其他微积分部分的联系(连茂廷,2008)。

      第二节   调查研究与方法

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要掌握大一新生对导数应用的大致情况,通过观察专业以及性别不同是否影响学生对导数应用能力的实际差异,为教学改革和老师因材施教提供一个参考,并提供数据资料作为其他研究,进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导数的应用意识和能力,为大学的数学教学提供参考信息 优尔;文'论"文;网www.youerw.com。为了真实观察大一学生对导数以及微积分的学习情况,笔者设计了大一学生微积分内容中关于微积分导数概念的考察的导数及其应用的问卷调查,其中征求了学生们关于高等数学教学中的一些感触和改进之处。本节将具体讲述该调查研究的方法问题,通过挖掘问卷中的信息,辅助统计软件,加以量化分析和质的评价得出结论。 一年级新生利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调查与研究(3):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4480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