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6. 参考文献 15
7.致谢 15
1.引言
在现代生活中,GDP是衡量一国经济状况的第一指标,更是反映国家的国力与财富。所以各国都在努力寻求经济最大化,但是GDP只能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情况,不反应社会保障是否健全,社会风气书否和谐,人民生活是否幸福,市场竞争是否公平等。如果说GDP是衡量国富、民强的重要指标,那么国民幸福指数就是衡量国稳、民富的重要指标。尽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增大、以及社会上的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呈现,人们的幸福感逐渐在下降。自2006年在各地“两会上”以来,“幸福感”、“幸福指数”逐渐成为热门话题,所谓的“幸福指数”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或者说生活质量的高低。主要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对于自身自生生活状态做出的评价。关注民生成为国家制定国策的重要依据。由此可以看出和国家对人们生活的幸福水平的高度重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 已经进入综合取向发展的阶段,逐渐实现从重“物”到重“人”的蜕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社会和谐起到了推动作用。
幸福感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部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等等。另外,对主观幸福感的理解还涉及各个分析层面,包括认知与情感、个体与群体、横向与纵向等。相对于GDP,用国民幸福指数来衡量人们精神层面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GDP的片面性起到了很好的补充和修正作用。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引导政府公共政策应当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转到追求建立并维系一个健康公平的宏观制度安排。从而更好地满足民众的生存需要,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的同步发展。
2 构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理论研究
国民幸福指数是关于人民群众幸福感测量的与评估的综合指标体系,是衡量社会发展、检测社会良性运转的评估体系,同时也可作为社会政策调控的主要依据。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人民幸福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旨在提高人们幸福生活。构建科学的幸福指数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全面反映国民生活状况的物质方面、精神层面,更要注重社会风貌,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切实做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最好的发挥幸福指数对科学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2.1构建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的一般原则
幸福指数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构建科学学全面的幸福指数体系,需要遵从一定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所选取的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反映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涵盖与幸福感有关的因素,在内容与层次上确保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来综合体现人们的幸福水平
2.可比较性原则:
构建的指标体系必须采用相同的维度,数据的容量和范围需要保持一致,使得计算结果在不同区域上具有可比性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科学、全面与否是国民幸福指数是否准确反映当地居民真实生活状况的关键所在,因此在获取数据时要充分考虑数据来源的课获取性。例如可以通过统计年鉴或相关统计资料可获得科学全面的数据,这对顺利完成数据收集和处理至关重要 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定量分析(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45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