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面临着加快发展也耕地保护的双重压力。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城市,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城市与是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了地区产业结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占用一部分耕地。人口增多,耕地短缺,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要求人们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如何协调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往往伴随着土地资源的超量开发,耕地减少,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其利用与覆盖特征,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土地利用分析就是为了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变化特称,为城市土地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卫星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大,能及时、客观、周期性地获取地表覆盖信息[14]。随着卫星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为土地调查提供了新的数据源,使得利用ENVI等卫星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快速更新土地利用类型成为可能。
常州市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自上世纪末就因工业发达成为全国城市快速发展的佼佼者,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苏南模式”[15]。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线城市,常州市近年来GDP增长迅猛,城市化进程飞快。因此,以常州市为例,以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利用协调发展为研究点,以2000-2010年三期遥感影像为基础,运用ENVI、ArcGIS等工具,通过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标志解译、监督分类解译等方法对分类后的结果采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常州市城市化与耕地利用水平的差异变化,揭示10年间常州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探究10年间常州市耕地数量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引起耕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2 研究数据采集与处理
采用的遥感卫星Landsat4-5数据源为常州市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拍摄的3期TM影像数据。矢量数据源为1∶10000研究区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利用常州市2000年、2005年、2010年3个时期TM遥感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监督分类、标志解译等方法对分类后的结果采用比较法进行对比分析,获取2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探究其它因素对耕地的影响。
TM数据处理流程一样,在此以TM数据2000为例。
2.1 研究区概况
常州市地处江苏省南部 (31°09′-32°04′N、119°08′-120°12′E),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滨,是江苏省地级市,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现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土地类型丰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常州成为闻名全国的工业明星城市,以乡镇工业发达为时代特征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是全国最早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2.2 图像预处理
用ENVI4.8件对TM影像数据先后进行单波段合成多波段图、几何校正、ROI、图像裁剪获得预处理图像。彩色显示,选择RGB Color 模式,在波段选择上要结合显示效果进行图像色彩显示;选择几何校正模式,要注意地面控制点的选择,最好是道路交叉点,河流交叉点等拐点,且控制点应分布均匀。最终剪裁结果如图1。
图1 剪裁结果 常州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8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