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 重庆 11
3。3。5 哈尔滨 13
4 节气偏离度分析 17
4。1 北京节气偏离度 18
4。2 广州节气偏离度 20
4。3 杭州节气偏离度 21
4。4 重庆节气偏离度 23
4。5 哈尔滨节气偏离度 24
5 总结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录 29
引言
二十四节气作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自我国先秦时期开始就已订立,并在汉代完全确立,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为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划分一年中物候、气候、时令等方面的变化规律,从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节气本身,是对于物候、气候、时令等方面的总结,其作为古代物候学、农学、气象学等多学科的结晶,对现代农业生产有着相当高的指导作用。然而,随着近年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暖化现象逐渐加剧,极端气候的出现频率也越来越高。在全球暖化的大背景前提下,四季的开始时间也提前或是推迟了。显然,随着气候的变化,许多与节气相关的经验和农谚可能将不再适宜。
近年来对于二十四节气气候反应力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王胜等(2013)统计了安徽省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冀翠华等(2015)统计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二十四节气气候变化特征;钱诚等(2011)在对我国二十四节气变化研究中,通过温度重新定义了节气的阈值温度和对应时间。
本文旨在讨论1981年以来全球变暖气候变化背景下,节气对于气候的反应程度。而二十四节气自清朝《时宪历》就开始采用定气法,以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º所到达的位置。现代二十四节气沿用定气法,即以黄道升交点春分点为起点0度,按黄经度数编排。因此二十四节气是24个时间点,其在现行公历中所处的时间相对固定。
节气作为反应气候的重要指标,其对于气候变化的表现性是多方面的。因此本文通过计算城市气象数据的多年平均值,作为该城市对应节气的理论气象数据。并通过理论气象数据,分析该城市在各节气所处的气候状况。
为了得知每个城市气候变化倾向和节气偏离程度,首先需要定义气候学意义上的节气,从而观测分析气候和节气的变化。此处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2],将气温数据处理成线性、平稳的数据。然后,对数据中符合气候学定义的日期进行筛选,并进行线性拟合,从而分析偏离度。
本文研究的气象数据取自中国各地的数个城市在1981至2010年的气象数据,并选取其中气温、气压、降水、湿度、风速指标这5个基本气象要素,研究分析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反应力。城市选择和数据来源
选取城市通过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和中国气候分布图,可以发现,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的分布高度重合;而温带性季风气候的分布区域则分别包含了暖温带与中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中温和暖温带;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处于青藏高原垂直温度带。前两者为季风性气候,后两者为非季风性气候。 节气的气候反应力分析(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81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