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兴趣的有关理论
2。1兴趣的含义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方式,人们的兴趣往往与他们的直接或间接需要有关。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产生接近这种事物的倾向,并积极参与有关活动,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人们历来很重视兴趣在教学中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
2。2兴趣的分类
第一、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可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于有意义事物本身在情绪上引人人胜而引起的。例如,学生对一堂生动的课、电影、歌曲等的兴趣就是直接兴趣,直接兴趣具有暂时性的特点。间接兴趣是指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好这些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刻苦学习,并对此产生兴趣。间接兴趣具有较稳定的特点。间接兴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
第二、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兴趣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主要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活的兴趣和追求,如在衣食住行方面;精神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兴趣和追求如在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方面。
第三、根据兴趣产生的方式,可以把兴趣分为个人兴趣和社会兴趣。个人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社会兴趣指社会成员对某一领域的普遍兴趣,或社会某一领域对社会成员的普遍需求。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
2。3兴趣的作用
兴趣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大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兴趣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例如,对于一名师范生来说,对教书感兴趣,就可能激励他积累各种教书方法和专业知识,研究各种教学方式,为将来从事教育行业打基础,做准备。
(2)兴趣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知识,并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兴趣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当学生对某一领域具有强烈的个体兴趣时,便能够很好地学习相关的知识,促进对知识的回忆及理解,大大地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由此可知,兴趣不仅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还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它可以使人智力得到开放,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以开阔,并使人善于适应环境,对生活充满热情,对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2。4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兴趣是学习者努力与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有了兴趣,学习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那么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1)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激发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与作用。 数学师范生学习兴趣调查研究(2):http://www.youerw.com/shuxue/lunwen_82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