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病因:
(1)腰在扭到后及长时间的反复性的腰肌劳损。
(2)治疗没有及时跟上、解决的方法不对。
(3)长时间的反复过度使用腰部运动及过量,如长时间坐在那里、持久性的站立或从弯腰到直立用手拿东西,抬东西,都会让腰部肌肉长时间处在高强度的张力状态,慢慢的会造成腰肌劳损。
(4)腰肌劳损与天气、环境因素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气温太低或湿度大都会造成或加重腰肌劳损的病情。
4.临床的表现
(1)腰部酸或胀,部分有刺伤和灼烧的感觉。
(2)疲劳时加重病情,休息时减轻;适当运动和总是改变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要加重病情。
(3)不能持续的弯腰工作。常被迫时不时的伸腰或者用拳头叩击腰部来缓解疼痛。
(4)腰部有明显的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或腰椎横突处。
(5)腰部的外形以及活动多无异常,也没有明显的腰肌痉挛,少数患者腰部活动有点受到限制。
(二)运动对腰肌劳损的影响
腰肌劳损本身就是因为运动不当或者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导致的结果,所以刚刚在疼痛期的,运动行为方式当然要以卧床为主要,尽量减少运动,尤其是剧烈的,腰部活动范围有点大的运动甚至是平时生活中如弯下腰来穿鞋、刷夜洗脸,转个身子等一些需要腰部来发力或者活动幅度较大的动作都应该尽量去避免或者少一点。到了缓解期腰肌劳损者已经能够生活进行自理,此时我们推荐患者做适量的运动,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适当的运动,来增强体质,提高局部气血流动,增加腰椎部位的灵活程度,为正常生活的开始做好适应性训练。所以根据患病期间伤病程度的不同,运动需要谨慎进行,误判自己腰伤程度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但是能清楚知道病情下,进行合理的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有效的缓解甚至治愈腰肌劳损。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二、静力性运动
(一)静力性运动的概念与特征
1.静力性运动的概念
静力性运动是指,肌肉的收缩方式为等长收缩,在身体固定姿态下,肢体环节固定,肌肉长度不变,改变张力克服阻力的练习方法。
2.静力性运动的特征
静力性运动能够促进神经系统对肌肉的神经控制能力,与此同时可以对在动力性运动中不太容易练到的肌肉群得到专门的强化性训练,还可以让肌肉线条更加明显,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肌肉的收缩是肌纤维受到刺激后产生的机械反应,中间有两种表现,其中一个是肌纤维的长度缩短,另一个是肌纤维的持续张力提高。静力性运动时,肌纤维的长度是相对固定的,肢体上基本不会有位置的移动,但是肌纤维的持续张力有变化,这改变就是静力紧张法追求的成果。实践证实,静力性运动比动力性运动能动用更多的肌肉纤维参加运作,可快速地发展最大力量和静力性耐力,同时能发展肌肉的围度,提高肌肉的质量。静力张紧运动一般都采用较大强度的负荷或坚持时间比较长的肌肉收紧时间。这样,可让大脑皮质指挥肌肉活动的神经细胞发生强烈的兴奋感,从而动用更多的肌肉纤维同时参加收缩,产生更加强烈的肌肉张力,并能够让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断得到加强。静力性运动可以在一个动作的过程的任何一点上进行,肌肉收紧的时间与负荷强度成反比。在运用极限负荷或靠近极限负荷的练习前,要先开始深呼吸,肌肉在持续收紧的时候要憋气,中间进行中等程度的呼吸,以免因为憋气时间太长,导致脑贫血、休克等负面作用。 徒手进行静力性运动时,呼吸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是要配合动作的节奏来进行。不管负重或徒手静力性运动,都要让肌纤维在练习位置上有彻底、完全、有意识支配的收缩锻炼。肌肉的持续收缩点的确定不能够一点也不改变。静力性力量的表现对关节角度有选择性,就是在训练时所用关节角度上获得的静力力量,只有在该关节角度上才能充分表现出来。因此,要想全面发展某块肌肉或重点发展某块肌肉的某一部位,就应全面或有选择地确定动作的作用点。例如,颈后引体向上拉引身体上升15-20厘米时静止并有意收缩背阔肌,静止的位置即为该课的作用点。练习一段时间后即可上升到25厘米左右为作用点,但在动力性练习中不易练到薄弱部位应多选几个点进行强化练习,不过要遵循秩序渐进的原则。 运动对腰肌劳损的防治与风险评估(3):http://www.youerw.com/tiyu/lunwen_8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