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相干层析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光学成像技术,对生物组织能实现非侵入式、 高分辨率、 高灵敏度以及实时成像[2]。有希望使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中的“生物活检”成为现实,也是日后生物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OCT技术的另一优点是可以实现系统小型化,随着OCT技术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临床医学应用领域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体组织的检测需要在有限空间内进行,因此手持式以及内窥式OCT应运而生。与传统台式OCT相比,手持OCT简易的系统结构更为方便病人和医生使用,更利于快速诊断。
1.1 研究背景
最早的层析技术是基于物体横截面图像的重建,1917年J.Radon给出了其数学基础,然而这一技术花了相当长的时间才被用于医学成像,同时,层析技术也不仅限于表面成像,而是可以从三文物体内部截取出二文图像[3]。层析技术往往基于三种原理:直线传播断层扫描、衍射断层扫描和时间分辨的断层扫描。而光学相干层析术的所用到的就是直线传播光线的反射进行层析扫描。
1987年,Takada研究小组提出光学的低相干干涉测量法,这一理论逐渐发展为可以进行高分辨率光学测量的方法,而它也成为了日后光学相干层析术发展的核心理论;Youngquist等则研究出光学相干反射计,其光源是一个直接与光纤耦联的超级发光二极管,实验仪器包含两隔臂,位于内部的臂包含参考镜作为参考臂使用,相应的另外一个臂则用于采集图像,通过光纤与照相设备相连。这些研究都为OCT未来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和技术依据。
1991年MIT的Dr.Huang研究组首次提出了OCT技术的概念,而随后OCT技术开始率先应用于眼科领域,Swanson E.A研究组将对人眼视网膜进行OCT成像,用于检测人类常见的眼部疾病,在定量评估和检测黄斑和视神经疾病上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4]。直到1996年Brezunski对动物进行了体外成像研究,OCT开始被应用于人体其他组织和细胞甚至到牙齿。很快,OCT进入临床医学领域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2008年,不满足于时域OCT在成像速度等一些问题上弊端,频域OCT系统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频域OCT将待测物体的深度信息隐藏于反向散射光的光谱中,一次扫描直接得到某点处全部的轴向信息,这样就避免了像时域OCT那样进行多次重复的轴向扫描,使OCT在信息采集速度上有了质的飞跃[5]。 手持式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术成像系统研究+matlab程序(2):http://www.youerw.com/tongxin/lunwen_20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