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频率分辨率高,可达 个频点,N为相位累加器的位数;
(3)频率转换时间短,可达纳秒数量级;
(4)频率切换时相位连续;
(5)输出相位噪声小;
(6)可以产生多种波形;
(7)全数字化,小巧、便携、可嵌入。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同样也存在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1)输出频带范围有限。由于DDS内部的数模转换器和波形存储器的工作速度限制,使得DDS输出的最高频有限;
(2)输出杂散大。由于DDS采用全数字结构,无法避免地引入了杂散,它的主要来源有三个:相位截断误差,波形存储器的幅度量化误差以及数模转换器的非理想特性。
1.1.4 混合式频率合成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类电子系统对信号源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同时满足相噪低、变频快速、频率分辨率高、输出带宽宽、体积小、功耗低等指标。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虽然这三种频率合成方式都可以在某些指标上获得理想的效果,但没有一种方式可以满足所有的技术要求。实际上,由于三种方式各有优劣,完全可以利用优势互补,所以产生了混合式频率合成技术。其中DDS+PLL的混合式频率合成应用最为广泛,其基本原理就是利用DDS的输出作为PLL的参考输入,来解决频率分辨率和相噪的矛盾。
1.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调研国内外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的发展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学习使用微波仿真设计软件。根据技术要求,选择技术方案,设计优化电路结构,并利用仿真软件计算各项技术指标,并撰写论文。技术指标如下:
工作频率:80MHz—100MHz
输出功率:0dBm
频率步进:1kHz
谐波抑制:>15dB
杂散抑制:>60dB
功率起伏:±1.5dB
相位噪声:-85dBc/Hz@100Hz
1.3.2 本文的内容安排
本论文共分为六章,各章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 绪论。主要介绍了频率合成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四种主要频率合成技术,讲述了它们的原理,对它们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较,着重介绍DDS的应用及现状。最后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进行了安排。
第二章 重点介绍了DDS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DDS结构的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数模转换器等作了介绍。还着重对DDS频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杂散的方法。最后对DDS的相位噪声进行了分析。
第三章 主要介绍了三种实现DDS的可行方案,包括采用FPGA实现DDS、DDS+PLL方案以及单片机控制DDS芯片方案,并对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进行分析和对比,最终决定采用单片机控制DDS芯片的方案。
第四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完成系统的硬件总体设计,包括DDS芯片AD9854模块、AT89S52单片机控制模块、低通滤波器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对具体实现电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同时对AD公司的AD9854芯片进行了介绍。
第五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描述了系统的总体流程,并对信号的产生做了详细说明,包括频率控制、相位控制以及幅度控制,同时介绍了AD9854的控制寄存器。
第六章 对系统进行软件仿真和数据分析。
2 DDS的基本原理
2.1 DDS的组成结构
DDS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相位累加器、波形存储器(正弦查询表)、数模转换器和低通滤波器,具体结构如图2.1所示:
AT89S52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的研究(3):http://www.youerw.com/tongxin/lunwen_7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