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喷砂-酸蚀(SLA)种植体[4]为代表的无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在临床上取得广泛成功,为追求更好的骨结合性,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表面图案化、微纳梯度分级结构构建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如Jansen课题组等通过纳米压印光刻技术在纯钛表面制备了纳米沟槽;Yavali等通过双酸腐蚀-碱热处理制备了微纳复合网状表面。种植体制造完成后即被植入人体的几率很小,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表面会变得粗糙,理化性能也随之降低,骨结合速率和质量也出现明显下降[5]。与光滑表面相比,微纳结构化表面虽然有利于调节成骨细胞反应,但由于表面能高,也易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因此一旦暴露于大气环境中,其润湿性[6]、骨结合性将迅速退化。
目前,实验室内对钛基种植体材料灭菌的方法有多种,这些灭菌处理对材料表面化学性能的影响各不相同。然而这种表面在经历长期贮存及不恰当灭菌处理后骨结合性明显退化,增加了种植体早期失败的风险。此外,目前医疗中所使用的灭菌方法杂乱,给种植体的骨结合性评价带来不确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水热灭菌的方法,在对长期贮存的种植体进行灭菌的同时改善其骨结合性,并保持至植入前。
1。2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是一个多学科交汇的新兴研究领域。因为它需要植入到人体中,并在人体中长期驻存,所以它必须是一类性能优良的材料。它是一类天然或人工材料,可以单独或与药物一起制成部件、器件,起到对组织或器官的治疗、增强或替代作用,并在有效使用期内不会对宿主引起不必要的危害[7]。
1。2。1生物材料的发展历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并不断寻求着能够达到期望的生物材料。经过人们的不断探索与研究,生物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
生物材料的应用己经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0年,古代人就用了黄金来修补牙齿;公元前2500年的中国和埃及的墓葬里被挖掘出假牙、假鼻和假耳朵了迅19世纪末期,一些外科医生使用金属和天然生物材料治疗骨骼缺损[8]。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三代[9],每一代的历史时期都有其特点。见表1-1。
表1-1生物材料发展历程
分类 时间 代表材料 特点
第一代生物材料 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石膏、金属、橡胶等 应用率低、被现代医学淘汰
第二代生物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21世纪 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纤维蛋白等 生化性能稳定、能长期代替生物组织、无毒害作用等
第三代生物材料 21世纪 细胞组织、生长因子、生物医学复合材料等 促进自身修复、再生长、靶向修复、代替人体器官等
1。2。2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
医疗功能是生物医用材料所必须拥有的一个特征,也是最基础的特征。首先,理想的材料力学性能是硬组织替换材料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硬组织替换材料在人体中起到承载作用。其次,生物材料应该要有很高的安全性,不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由于生物医用材料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所以当材料植入到人体中不能引起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9]。生物医用材料应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三,从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方面考虑,生物医用材料要想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材料价格应当更加便宜,材料容易获取。总之,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是严格的,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