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非晶合金材料的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有限元法的制备技术是由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研究引起形成的。同时, 为了进一步发展大部分非晶态材料,科学家加快了对铁基非晶态合金的形成与无规则的结晶过程的研究;这样正好有助于非晶态合金微观结构的认识和宏观世界知识的巩固和加深,然后加快了人们在纳米晶体材料的制备上的进展[4]。
1。2 铁基非晶合金的发展概况
1。3 非晶合金的形成原理与制备
采用快速冷却法制备的铁基非晶合金拥有一些缺点,所以工艺上还需要对其进行后续的加工。因其内应力大,磁稳定性弱,所以工业上会对铁基非晶合金采取一定的热处理工艺,来提高非晶合金的磁性能,这一举措是十分必要的。这一工艺在热处理工艺获得了较高的综合性能的评价。在70年代的非晶态金属基础研究已有了重大进展,是由于纳米颗粒的结晶非晶相的发现可以形成组织,纳米结构的神秘面纱一点点被科学家揭开,直到80年代,德国科学家格莱特根据自己的多次试验以及多方面的佐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纳米晶体的概念,才让纳米结构神秘的结构在世人面前展现出来[5]。
在那个年代,纳米颗粒不管在物理和化学方面都是处于极高的地位,受到了材料科学界的重视,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主要目标。科学家自从纳米颗粒的兴起后,对材料的研究又再次充满了激情,正是因为这股干劲,在材料的各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由于近年来技术飞速发展,纳米材料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拘于常规的纳米材料,在科研的发展过程中,非晶合金研究也一步步初具雏形,该合金拥有优异的抗结晶能力,较高的成核速率。这几点就使得非晶在工艺上成型的进度比以前快很多了。科学家继续完善这些流程,使得非晶合金的制备在大家的认知中成型,这些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深受全世界科研组织的重视。
1。4 铁基非晶晶化原理文献综述
铁基非晶态合金的晶化是结晶相在非晶基体中形核与长大的过程。铁基非晶合金晶化的相变驱动力来自非晶基体和晶化相之间的自由能差。不同条件下,相变驱动力和结晶势垒大小各有不同,往往会使非晶合金的晶化以多晶型、共晶型和预晶型等不同方式进行。从热力学上讲,晶化驱动力是非晶基体与结晶相之间的自由能差。由于非晶合金处于一种亚稳态结构,经热处理如等温退火后必然会发生晶化反应,形成稳定的晶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非晶合金的晶化后析出粗大的晶粒,通常晶粒尺寸在以上,同时材料原有的许多特性也会基本消失[6]。为了解决晶粒粗大和性能问题,通过加入合金元素可以改变基非晶合金的晶化行为,同时也发现,退火温度和时间将直接决定晶化相的组成以及晶粒的大小[7]。如果选择适当的合金成分以及退火工艺,就可以控制晶化相的形核和长大过程,得到人们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及性能。以合金为例,通过合适的退火工艺可以获得纳米晶材料。
1。5 微波退火工艺研究
微波退火是一种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快速退火的新技术,它具有加热效率高,安全无污染等特点。微波退火目前在金属材料上有比较广泛的运用[8]。
微波是一种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的电磁波,相应的波长范围介于红外线和短超波之间,即1mm~1m之间。
最初,微波作为一种通讯信号被应用于卫星、雷达等技术领域。随着人们对微波加热技术的大量研究,到了20世纪中旬,微波逐渐被应用在物质加热方面。微波通常会呈现出三个基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