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第13小节第一句话)
(三)体会“爱”的两种表现形式
1、师:“……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
①理解“一如既往”。
②想象母亲第二次是怎么说的?(师:那爸爸为什么说不好呢?)
2、终于巴迪在母亲的“精彩极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中走向了成功。面对成功,他给父母写了封信,信中说了这样一段感人肺腑的话。你知道他是怎么说的?
3、再读16小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突出“常常”“总是”)
板书:鼓励,严格要求
4、父母亲读了这段话感到十分安慰,真是激动万分,想到各自的评价,想到第一次争吵,他们又感慨万分,他们会说什么?
(同桌交流)
齐读16、17小节(板书“爱”)
三、交流读后体会,提高认识
1、学会这里,你们的体会也一定很深
2、结合自己说体会
3、是啊,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这两种不同的爱,这些爱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老师,有的来自于其他长辈。只是小的时候,我们更喜欢听“精彩极了”,不愿意听“糟糕透了”对吗?其实,我们应该听听这两种不同的声音。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四、回读课文,总结收获
1.从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谈收获(可从思想感受,词、句的积累和文章的表达方法几方面来总着重于后者)。
3.学生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
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四、课堂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以“父母关心我成长”为内容,写一写。
案例研究点:
语文课堂的生成是动态的,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怎样生成?应在哪些地方建立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应该说各个过程,任何环节都有生成的因素和条件。不过,语言性是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在语言上下功夫乃首要选择。因此,在钻研这课教材时,我首先研究的是该课的语言文字有什么特点,出现了哪些新的语言现象。然后本着“学生本位”的思想,确定好生成点,力求适应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又可以概括、类化和迁移,使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运用。以获得“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教学片断举例:
这是我在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这位慈祥的母亲呀,给予了巴迪这么高的评价,此时的小巴迪心情怎样呢?(出示第三、四自然段,请男女生合作读。)
生:汇报交流(略)。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师:问,作者的自豪感哪里来?
生:母亲对他的表扬。
师:母亲的鼓舞使巴迪信心倍增。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干吗?
生:他多么盼望父亲能回来。
师:请大家好好读读这三个句子,你觉得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特别吗?(出示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学生齐读句子。)
生:作者把几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一个个写出来。像《地震中的父与子》那一课“8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