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结构的水平荷载,一般包括地震作用和风荷载。对结构进行计算时,地震作 用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当结构的高度不超过 40m 时。且结构的质 量和刚度分布比较均匀时,可以用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
结构的竖向荷载计算时,恒载通过结构自身的尺寸和各面的构造做法通过直接计 算得到。活载可以通过实际情况估计计算,或者通过荷载规范取值,并且通过相应的 折减系数相乘得到。
1。8 侧移计算及控制
结构的侧移一般由梁柱杆件的弯曲变形和柱的轴向变形产生。一般情况下,如果 框架层数较少,柱轴向产生的变形一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在结构的近似计算中,一 般只需计算由杆件弯曲引起的变形即可。
当一般装修标准时,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和层高之比为 1:650,顶点 位移与总高之比为 1:700。
框架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变形验算要求:各层的层间侧移值与该层的层高之 比不宜超过 1/550。
1。9 内力计算及组合
1。9。1 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
竖向荷载的内力计算中,首先将楼屋面的荷载计算出来,然后根据相应的导荷
方式,荷载施加在框架梁上,转化为均布荷载计算。结构框架在竖向荷载的内力计算, 采用分层法计算,假定柱的上下两端固结,将结构划分为数个敞口单元,对这些单元 分别进行计算,最后在进行叠加,如果边节点内力相差过大,可以考虑边节点对内力 进行再次分配。在对待钢筋混凝连续梁的内力计算时,应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情况, 而对梁内力进行一定系数的调整。
1。9。2 水平荷载下的计算
框架结构在受水平力力作用下一般采用反弯点法或 D 值法计算,D 值法是在反弯 点法的基础上对刚度和反弯点位置做了一定的修正,本次设计的水平位移计算采用 D 值法,然后按照该榀框架各柱的刚度比分配作用在每一层上的水平力,通过各柱的剪 力对柱端弯矩进行计算,再通过节点力的平衡求出处梁端弯矩。
1。9。3 内力组合
第一:荷载组合。按照构件设计的极限状态选择荷载的组合情况,本文的荷载组 合如下:
(1)恒荷载+活荷载、(2)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3)恒荷载+活荷载+地震荷
载
第二:控制截面及不利内力。梁的控制截面取支座截面和跨中截面。柱的控制截
面取柱顶截面和柱底截面。 框架梁控制截面及内力组合:支座截面(-Mmax,Vmax),跨中截面(Mmax)。 框架柱控制截面及内力:柱顶截面及柱底截面(Mmax 及对应的 N、V;Nmax 及对应的
M、V;Nmin 及对应的 M、V)。
1。10 基础设计
基础是在建筑物最底下的部分结构,对于基础来说,其作用一般为将上部结构荷 载传递到支撑的基地上去。在本文的设计任务中,地基土的情况较好,承载能力较强, 地下水的影响较小,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水量下,对混凝土没有腐蚀性,在考虑
经济与安全的基础之上,本次的基础设计,决定采用浅基础设计,以黏土层 2 作为持 力层,做柱下独立基础。
1。11 施工材料
第一:本工程中所采用的钢筋箍筋为Ⅰ级钢,fy=210N/mm2,主筋为Ⅱ级钢, fy=300N/m㎡。
第二:梁、柱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为35mm,板为15mm。 第三:钢筋的锚固和搭接按国家现行规范执行。 第四:本工程所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